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并存,投资品价格急速上涨与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呈现反向变化,热的更热,冷的更冷。去年以来,钢铁、石化、建材等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仅5月份,与投资有关的重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上涨了5%,而与消费有关的轻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下降了1.1%。为刺激消费,从1998年以来,国家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6次下调银行准备金率,但效果不明显,连续24个月消费价格指数负增长,之后出现过较短时期的正增长后,从2001年9月又开始了负增长。走进商店,到处都在降价;商品(主要是轻工业品)降价,工厂的产品卖不出去,只好停产或半停产;工厂停产,工人大批下岗失业,收入减少,需求更加不足,形成了恶性循环。
经济生活出现这两种相悖的趋向有其内在根源。我国人口多,劳动力严重过剩。为缓解就业压力,必须保持GDP7%以上的高增长。为此,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国债,搞政府项目。1998年至2003年国债项目3.2万亿,其中国债资金6600亿。项目拉动了原材料需求,于是出现钢铁、石化、电力、能源的供不应求和涨价。但没有拉动最终的消费需求,消费资料市场仍呈现消费不足。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人说是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其实不然,仅2000年我国就增发了1000亿元国债,增收了1000亿元税金,全部用于新增项目。有人说没有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事实上,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住房、教育、旅游消费已有了足够的热度。但这些消费局限于少数有钱人阶层,而没有带动普通工人农民的消费。教育的高消费涉及面广,没钱的工人农民即使借钱也要供孩子上学。其结果刺激了教育消费而抑制了占人口大多数人群的日用消费。同时教育、旅游等消费主要在流通领域进行,可以认为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对生产拉动作用不大。
90年代有人作过调查统计,20%的人拥有80%的存款。近年来没有人再作过这样的调查统计,但财富继续向少数人集中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当有钱人的消费基本饱和,而大多数老百姓想消费而没有钱的时候,消费怎么能热起来?所以根本原因还是分配结构问题。在城乡居民全部可支配收入中,劳动所占比例过小而非劳动收益所占比例过大。加之,家庭保障资金挤占即期消费,使得消费长期不足,出现了原材料不断涨价而日用消费品不断降价的“怪”现象。
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作了回答。马克思在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是相对于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来说,出现了供大于求,于是就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点。我国的改革选择了市场化取向,市场经济的规律必然地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贫富悬殊必然导致消费不足,这是规律。要想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不断地想方设法地让老百姓口袋有钱,让老百姓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同时也是历史趋势。现代资本主义重视了人民群众的需要甚至实行高福利政策,不是资本家变得慈善了,而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致命打击教训了他们,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不得通过税收等手段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社会福利,改善人民生活。资本主义尚且如此,难道我们能任贫富差距不断加大,让两极不断分化?当然不能。
大家能感受到,人民政府在替老百姓着想,国家急切地想让老百姓富裕。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经济规律的体现。我们国家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经济,给公务员增加工资,开始关注“三农”问题等,都是采取的具体措施。我们相信,我们选择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有足够的解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的办法和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