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外资拒门外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澳大利亚美富教育集团的几位代表急匆匆走出候机大厅,他们带来一份投资中国西部教育的意向书,准备参加正在西安举行的东西部贸易洽谈会。
这是4月中旬的一天,在贸洽会会场,澳大利亚客人遗憾地耸了耸肩,因为他们没有找到360万澳元(折合人民币约2000万元)的投放地——陕西省澄城县的相关负责人。
此前澄城县教育局已发出投资说明书,称澳大利亚客人所欲投资的古徵学校是“义务教育为主”的学校。言下之意,投资是没有回报的。投资西部教育的大门,在澳大利亚美富教育集团面前怦然关闭。
那么,澄城县古徵学校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三易其名有蹊跷
根据县人大代表的建议,2003年2月21日,澄城县教育局决定筹建第三小学,以解决城南片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被县政府称之为2003年度十大“为民工程”之一。
2003年4月14日,澄城县政府常务会议同意成立第三小学筹建领导小组。而在次日,县委2003年第6次常委会上,这个筹建领导小组又变成古徵学校筹建领导小组。一夜之间,县政府纪要上的“第三小学”,在县委纪要上升为“古徵学校”。
2004年3月,澄城县委、政府的相关文件上,又将古徵学校变成“澄城中学古徵校区”,管理上实行“分别管理、分别教学、分别核算”,学区有自己的校长,有新的工资、聘任机制。新校区的建设贷款由澄城县中学担保。由小学而中学,该校完成了从“义务教育”到“收费教学”的质的转变。
代表们呼吁的是建一所小学,以解决城南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经过一番周折,结果建成了一所中学。问题是,城南是否缺少中学?
此前,澄城县城区有高中5所、初中5所,共可容纳学生16000人左右。实际上,各校生源都达不到计划招生人数和可容纳人数。在建的古徵学校就位于不到三公里的两所中学之间。
澄城县中学负责人颇觉不解:学校从未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咋就冒出一个“新校区”来?
不要外资要“融资”
澄城县经济发展局2003年51号文件批复:古徵学校设36个教学班,总投资2800万元。外资拒绝掉了,可这笔建校巨资从何而来?
原来早在2003年5月17日,澄城县教育局就出台融资方案,以股为单位,每股千元,年红利80元,把各校融资任务作为对校长政绩的一项考核内容。“融资”进展顺利,不到一个月工夫,就“融”到410万元。
国务院1993年9月颁布的《关于清理有偿集资活动坚决制止乱集资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禁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向内部职工或者向社会公众进行有偿集资活动,禁止社会团体举办还本付息或者支付股息、红利的有偿集资活动。”对此,教职员工强烈不满。
直至如今,教职员工们的“融资”仍旧装于教育局“囊”中。
筹建的小学为何三易校名变作中学?不要360万澳元的外资,而让教职员工勒紧裤腰带“融资”410万元,这究意是为了什么?知情者一语道破天机,外资建校,必须严格招标,而于2003年9月1日开工的古徵学校,采用教职员工的“融资”,却把招标这道程序大大“减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