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芳(1899-1973),男,南郑县(今汉中市南郑区)人。12岁随杨登民学唱端公戏。端公戏又名对儿戏,是清朝以来汉中盛行的一种地方戏。它是从古人避凶趋吉端公跳神发展而成的一种一男一女抒发爱情而对唱的民间歌舞剧,适宜排演小型剧目。端公戏唱腔朴实柔和,表演活泼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杨桂芳20岁跟张本家(时人称名旦为本家,名不详)改学桄桄剧,凭着勤奋好学和一副好嗓子,成为桄桄剧的名演员。汉调桄桄剧,又叫汉中梆子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中地方语音为基础,采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的响亮乐声。杨桂芳演旦角,饰演《拷红》中的红娘,活泼风趣;演《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婉转悱恻;演《辕门斩子》中的穆桂英,威武矫健;演《打金枝》中的唐公主,娇态横溢,颇受观众好评。
1929年,汉中遭遇多年少有的旱灾,本地几家桄桄剧戏班先后停演,杨桂芳到成都一家弹戏班演戏糊口。在演出桄桄剧《白蛇传》、二黄戏《辕门斩子》后,轰动了成都,几家报纸都刊登他主演的剧目和评价文章。1931年,杨桂芳担任“聚乐社”(原为南郑县新集镇的桄桄剧自乐班,1931年定名为“聚乐社”)领班。1932年初,杨桂芳返回汉中。1933年带领桄桄剧复兴社演职人员,再赴四川,在朝天驿、广元、剑阁等地演出一年多。之后,杨桂芳返回汉中带领协和社、聚乐社、同乐社等桄桄剧团在陕南各地演出,深受群众喜爱。杨桂芳在演出时,有时也兼唱“汉调二黄”,这是流行在汉中的另一种戏剧形式。
1950年1月,杨桂芳组织艺人40名,借用冯庙氏旧箱道具,在原同乐、聚乐、协和3个戏班的基础上建立南郑县“民众剧社”,杨桂芳任社长。同年8月,因冯氏收回戏箱而散伙。1951年4月,杨桂芳召集原班人马,在十八里铺创建新民剧社,杨桂芳任社长,冯永忠任副社长。
1956年,在陕西省首届戏曲会演中,杨桂芳凭借《帝王珠》里饰演西太后一角,获荣誉奖。从1957年开始,在杨桂芳领导下的剧团经过几次招生、培训,组建整齐的演出阵容,全团人最多时达108人,先后演出传统戏《合凤裙》《盗银壶》《大名府》等三四百本。创作改编的有《囚新郎》《梵王宫》等三十多本。1956年,新民剧社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1959年,桄桄剧团除了在本地演出,还前往新疆、山西、浙江、河南等地交流。1960年,在汉中东关磨子桥古庙和毛家石桥祠堂成立汉中市戏曲训练班,由市文教局负责从各类学校和剧团抽调文化课教师与专业教练,组成20余人的师资队伍,共招学员90名。专业课按京剧、秦腔、汉调桄桄、汉调二黄4个班训练。汉调桄桄由杨桂芳、徐德喜、任忠贤任教练。戏曲训练班共办一年零三个月,1961年11月随着当期学生结业而告结束。
1961年,新民剧社迁址周家坪,易名南郑县桄桄剧团,后改名为南郑县文工团。1973年,杨桂芳病逝,享年74岁。□方志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