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潼关黄河古渡口景区的张养浩雕像。
宋雨 摄
张养浩生于宋元易代之际,自幼受儒家经典熏陶,在元朝为官并三进御史台,是有名的“骨鲠之臣”;他是元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一支笔道尽兴亡事,为斑斑青史留下三分警策、七分感喟。
西行
八百里秦川,在潼关一带已到尽头。南边是“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北边是如同屏障一样的中条山,两山对峙的夹缝里,黄河径直东折,缓缓进入豫陕大峡谷。潼关,就牢牢扼守在陕、豫、晋三省接壤的咽喉处。
山川地理如此巧妙铺排,如天作之合般造就潼关“独一份”的天险。千百年来,潼关既是险阻,也是通途,这里从不缺征伐者和野心家,也从不缺行者、过客和旅人。烽火边城、鼓角争鸣,历史曾一次次在这个“弹丸之地”改变走向。
东汉建安十六年,曹操率军进攻西凉,数月强攻无果,最后用计离间马超等西方群雄,控制潼关,稳固了其北方势力。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哥舒翰率二十万虎狼之师血染黄河,震动京师。一条潼关道,遍地英雄冢。一生忧国忧民的杜甫在得知潼关失守的消息后,写下著名长诗《潼关吏》,用“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愤怒,对民众的同情。
1329年4月,一位特殊的过客沿潼关道而来,他便是已致仕八年的张养浩。这一年,张养浩五十九岁。当时的人们自然无法预料,这将是张养浩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更准确地讲,是他生命中的最后四个多月。
张养浩,字希孟,1270年出生,山东济南人。张家是当地一个殷实家庭,其父张郁极善经营,不到二十岁就奔走于京师和江淮之间做生意。艰辛的创业经历,让张郁对儿子的教育格外看重。元朝开国初年,一度中断了传统的科举取士,读书人或是进入基层政府机构当差,即所谓的“胥吏”,或是成为官员的幕僚,有的甚至当起了匠人、商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仍能坚持让儿子接受传统教育,可见张郁的远见。
张养浩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天资聪颖,自幼喜读诗书,“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担心他用功过度伤了身体,甚至出面阻止他读书。为此,张养浩白天默诵,晚上则关起门来,偷偷点灯夜读。
19岁那年,张养浩登临济南城中的白云楼,以一首《白云楼赋》声名大噪,赢得山东按察使焦遂对他的赏识和信任。焦遂举荐他为东平学正——虽未获得正式编制,但这却是张养浩宦海生涯里一个转折点。
因才学出众,张养浩屡屡得到有识之士的推荐,特别是获得了当时担任平章政事(宰相)不忽木的青睐。不忽木是元代重要政治家,为官清廉、重视儒学,对这位志在“修齐治平”的青年,不遗余力地向朝廷推荐,先是推荐其担任礼部令史、御史台掾,后来又荐为中书省掾属,继而选授堂邑县尹。一次,张养浩生病,不忽木前往探望,看到张养浩家徒四壁,不禁感叹道:“此真台掾也!”
在元代,御史台、中书省和枢密院并称中央政府的三大中枢。张养浩由最基层的御史台掾起步,后来又担任监察御史、行台中丞,是为数不多的“三进御史台”的监察官。他不畏权贵、不计祸福,敢于直谏,写下万余字的《时政书》,直斥朝政沉疴“十害”。此举激怒了当时的元武宗,张养浩的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罢官离京。
文忠
2019年5月,一座五米高的张养浩雕像在潼关黄河古渡口景区落成。雕像下方,镌刻着他留下的那首传诵千古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潼关是东汉“四知太守”杨震的故乡,出景区向西约7公里处,便是如今的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张养浩在担任地方官时,以“四知堂”命名自己的居室,表达对杨震的敬佩之意。
张养浩当年见到的潼关当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此番来陕赴任,潼关仅是他经停的一处驿站。
这一年,关中大旱,疾疫蔓延,灾民到处逃荒、流离失所。朝廷特请张养浩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前往陕西主持赈灾事宜。行台是元朝独创的监察公署,为御史台的派出机构,全称为“行御史台”。按元朝官制,中丞是台官,属正二品。
自归隐以来,朝廷曾七次征召张养浩入朝为官,他都再三拒绝了。名与利、权与势,于张养浩而言不过是浮云。真正“请得动”他出山的人,是天下苍生。
从山东济南的家中出发,张养浩途经洛阳、渑池等地,所到之处,到处可见从陕西逃难出来的饥民。赤地千里、遍地哀鸿,张养浩“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路过华山,张养浩特地到西岳庙,作文祈雨,为民吁请,读到“民饥而死”时,张养浩“涕泗被面,从者观者皆为沾襟”。
以现在的目光来看,此举似为不经,但在当时,这是一个诚心为民官员的至诚至敬之举。巧合的是,没过多久陕西境内“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
听说朝廷派他主持赈灾,张养浩的很多同僚为他摆酒设宴,接风洗尘。张养浩得知后拒绝赴宴:“此岂为乐时耶!”对张养浩来说,最紧要的是如何稳定市场秩序、筹集赈灾粮食。
元朝普遍使用纸钞,百姓拿纸钞去买米,纸钞稍有模糊破损,米商就说这是“昏烂钞”,不肯收,百姓自然也买不到米。按照规定,昏烂钞可以到行用库中更换新钞,管库奸吏营私舞弊,“易十与五”,而且“累日不可得”,百姓还是买不到米,生活处于崩溃边缘。
赈灾如救火。张养浩立即检查行用库,发现没有销毁、钞面图纹可以看得清的纸钞共计1085万多贯。便在这些纸钞背面盖上印记,临时流通使用。他又命人刻价值十贯、五贯的券发给穷人去米店买米,券上加盖印记,米商可凭此到行用库兑出钱来,“于是吏弊不敢行”,百姓得以买米活命。张养浩不惜拿出自己的钱财开设粥厂,同时奏请朝廷,希望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以解燃眉之急。
在陕西赈灾的四个月,张养浩一直住在官署,“未尝家居”,白天出外巡察救济灾民,晚上则祈祷灾情结束、百姓安康,没有丝毫懈怠,忧劳成疾,病逝任上,“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也是在陕西期间,张养浩写下大量的怀古作品,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1331年,朝廷下诏追封张养浩为滨国公,赐谥号“文忠”,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
浩气
张养浩的一生几乎贯穿了大半个元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元帝国建立。元代十一位皇帝,张养浩历经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等八朝。
他不仅恪尽职守、心忧百姓,也善于总结自己为官的经验教训,著成《为政忠告》一书。《为政忠告》又名《三事忠告》,分为三大部分,皆可独立成篇。其中《牧民忠告》总结了做地方官的经验,《风宪忠告》总结了任监察御史的经验,《庙堂忠告》总结了在中书省为官的经验。这三个“忠告”分别针对地方官员、监察官员和朝廷高级官员,很有指导性,其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深受时人与后人的看重。
在《牧民忠告》中,张养浩强调戒贪止欲的重要性,劝告为官从政者只有做到谨守公廉,才能避免灾祸远离耻辱。在此基础上,张养浩还指出家人的“喜奢好侈”是为官之人在廉洁奉公方面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他主张官员必须严格约束家人,更不能目无法纪在外招摇生事。
在《风宪忠告》中,张养浩列举了监察官员容易出现的十种徇私枉法行为:“或巧规子钱,或盗行盐贴,或荒耽曲蘖,或私用亲属,或田猎不时,或宴游无度,或潜托有司之事,或妄兴不急之工,或旷官第而弗居,或纵家人而不检。”在他看来,以上种种行为均是担任监察官的忌讳。
在《庙堂忠告》中,张养浩以诸葛亮和元载为正反案例,奉劝身居庙堂之上的高级官员要效法诸葛亮一生清廉奉公,“二十年无尺寸之增于家”,夙夜在公以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百姓所称颂。切不可像唐代元载一样利令智昏,唯利是图。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养浩”之名或许出自这里。张养浩曾写过一句散曲:“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这如同他的道德文章和为政操守一样,让人回味无穷。□宋雨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