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小涨村西村口王弘撰雕像。
冯旭荣 摄
关中自古学者辈出,延至清初,人物繁盛,其思想学说影响天下,引起顾炎武注目。顾炎武,字宁人,世人尊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人,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和大学者。梁启超先生说:“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他曾经四次入关,结识关中李因笃和王弘撰等学者。
李因笃籍贯富平,乃清初关中诗坛主将。王弘撰,字无异、文修,号太华山史,又署鹿马山人。华阴人。他在程朱理学、金石、诗文、书画方面卓然大家,有“风逼云收霞催月上”之称誉,更是“关中声气之领袖”。
康熙二年(1663年),顾炎武首次由山西入关,访王弘撰于华阴西岳庙南小堡内的待庵(即砥斋),遂与订交,两人一生的友谊就此展开。顾炎武与王弘撰具有相近的家世,其前辈都是明王朝的官宦,又都博学多才,精通经典,且有共同的理想志向和深深的故国情结。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顾炎武与王弘撰相约,同至北京昌平,谒天寿山及怀宗攒宫。怀宗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甲申之变,自缢于北京煤山,怀宗是清廷为他所上的庙号。朱由检死后葬于思陵,地处十三陵之西南隅的鹿马山南麓。此行,顾炎武作有《谒攒宫文》和《二月十日有事于先皇帝攒宫》诗。后一首诗中有“华阴有王生,伏哭神床下。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句,“亮”,指忠正坦白之意;“宦者”指吕太监,据考证,原本这两句诗下有自注,云:“吕太监言,昔年王生弘撰来祭先帝,伏哭御座前甚哀。”顾炎武6次谒思陵,这次与王弘撰结伴晋谒,尤见其孤忠之心耿耿。
这年秋天,顾炎武第二次入关。秋季的关中正值雨季,顾炎武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到达太华山下,住宿在潜村王弘撰的家中。王弘撰在《频阳札记》里记述道:“丁巳秋九月三日,顾宁人先生入关,止于予明善堂。”这次入关,顾炎武“将筑山居老焉”,也就是说,将在这里安居以度晚年了。
这件事,顾炎武思谋已久,想必在北京晋谒鹿马山的日子里,与王弘撰有过深入交流,终于下定决心。顾炎武非常满意王弘撰安排入住太华山下“明善堂”的生活条件,安顿好后,作《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诗云:
重寻荒径一冲泥,
谷口墙东路不迷。
万里河山人落落,
三秦兵甲雨凄凄。
松阴旧翠长浮院,
菊芯初黄欲照畦。
自笑飘萍垂老客,
独骑羸马上关西。
顾炎武十余年前到过太华山下造访王弘撰,这次是第二次见访,故曰“重寻”;因为王弘撰也是“以游为隐”,不常在家,所以,诗中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三径就荒”之典。“冲泥”,雨中践泥而行。“谷口”,东汉郑朴隐居处。“墙东”,隐者居宅,庾信《和乐仪同苦热诗》有“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诗句。“落落”,指王弘撰疏旷不苟合。此诗表现出称誉王弘撰和表述自己心怀的主题。
顾炎武确定在太华山下定居,主要原因,他在给《与三侄书》里说“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省不同”,而且,“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秦地文化氛围好,尊师重道。这里的地理位置也好,不但“绾毂关、河之口”,各路消息灵通,而且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出潼关,便至中原;越秦岭,南下江淮;出萧关,出至荒漠;西别大散关,路通西域。“一旦有警”,也能够立即入山避匿,有王弘撰在乱中入山八年得以保全的先例,再说,他“笃于朋友”,礼数周全,热情好客,还有李因笃、李颙等同道朋友,可以互相论学研讨。因之,顾炎武以为此地确实乃理想的“将筑山居老焉”之地。于是,是年秋,把原来放置在祁县戴廷栻为他所构之书堂的书籍,尽数搬至华阴。
先哲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顾炎武之所以晚年决意定居太华山下,三个条件都具备,尤其是有王弘撰如此可以信赖的朋友。然而,顾炎武一生追索学问,颠簸路途,虽然安居太华山下,还是继续四处游历……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一月,顾炎武从山西入关,归太华山下。他与王弘撰重逢,格外亲切。二人朝夕相处一起论学的情形,王弘撰在《复汤荆岘侍讲》的信中写道:“弘撰以不才,又衰病侵寻,西归以来,益复惫甚。唯是与顾亭林先生朝夕同处,以古道相砥,优游山水之间,差足娱耳”。所谓“古道”,泛指古代的制度、学术、思想、风尚等,顾炎武著述的目的甚为明确,自谓:“所著之书,皆以为拨乱反正,移风易俗,以驯致乎治平之用”(《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卷六);在《初刻日知录自序》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其所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以此观之,顾炎武与王弘撰“以古道相砥”,就是探讨明道救世经世致用的学问,而绝不谈无益之事。为什么呢?因为顾炎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亭林文集·天下郡国利病书序》卷六),他抱定“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亭林文集·病起与蓟门当事书》卷三)的决心,以“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的责任与担当,展开他一生的治学与著述活动。这些,都该是他与王弘撰“朝夕同处”所讨论的重大主题吧。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九,顾炎武卒于山西。彼时王弘撰正在江南游历,直至夏天才接到噩耗,他在《顾亭林徵君卒》里专门记载了此事。他“深以不获抚柩一哭为憾”,“涕下霑衿”(《山志》二集卷二),悲痛万分。
次年,王弘撰将“读易庐”更名为“顾庐”,以此寄托对顾炎武的哀思。李因笃在《题无异先生顾庐三首》的题序中有载:“异先生初辑是庐,学《易》其中,因以颜之。顾亭林先生至华下,借居之。亭林先生既殁,山翁改署今名。”而后的几年间,王弘撰对顾炎武思念不已,过往的交谊历历在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作《哭亭林先生六首》,字字带血,句句泣泪,字里行间满是对故友的思念和悲痛。
此后,王弘撰曾三过顾炎武墓,焚香浇酒,祭奠先生,并有诗作。《再过亭林先生墓下作》中诉说“三年客江南,两度抚君墓”。这次过顾炎武墓,当是在深秋季节,看见墓的四周秋花开放在萋萋野草中,先生长眠于此。王弘撰回忆起顾炎武与自己“明誓金石固”一般的“同心交”,“稽古启愚昧,敏求祛冥悟”,言说顾炎武对他在悟道与学问方面的启发与帮助,还提到他俩同谒鹿马山的往事。长歌当哭,一哭再哭以至于三。《三过亭林先生墓下作》,诗曰:
与君长别九年矣,
白马重来千里余。
独拜荒邱凄宿草,
更挥老泪问遗书。
为忆神期恒若存,
莫将封禅比文园。
当年羊傅徒轻爵,
何似龙门有外孙。
自从康熙十八年年底,王弘撰与顾炎武分别而出游江南,“与君长别九年矣”——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时刻在思念着顾炎武,起首的这句诗初读如突兀而来,却是王弘撰深深长长的哀叹,饱含无限悲痛与生死两隔的无奈。迢迢千里,只为“独拜”顾炎武湮没在荒草里的坟墓,末句“羊傅”指西晋的政治家羊祜,“龙门”指司马迁,外孙指杨恽,《汉书·司马迁传》载:“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王弘撰的悼亡诗,诗句凄然,读之令人酸鼻。顾炎武在《广师》篇里谓:“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信然。
明代以来,天下士子多研习王阳明心学。经过南大吉等学者的努力推广,王阳明心学在关中开始兴盛,虽然至清初,心学已成余绪,但是,还有不少学者仍然崇尚心学,例如名震天下的李颙先生。而顾炎武始终坚持“格物致知”的程朱理学,与王弘撰有着共同的哲学与思想倾向。
王弘撰不但有诗怀念顾炎武,还把他写入自己的专著之中,列入《顾炎武》专篇记述(《山志》初集卷三),在短短的300余字里,以自己的认识与切身感受,不仅写出顾炎武之容貌气质与性格特征,亦高度评价了顾炎武之勤苦于学的精神以及其精深的学问、文章和著作,非挚友知音不能为此文,其情谊真是旷世罕见。□柏峰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