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杨浏
在陕北的黄土地上,有一种舞动能让山川沸腾,让岁月生辉,那便是陕北秧歌。它犹如一部鲜活史书,书写着陕北人民的生活百态与精神脉络。
当第一缕春风还带着些许料峭,拂过黄土塬,陕北秧歌便在人们心底悄然萌动。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锣鼓敲响,仿佛是唤醒沉睡大地的号角,陕北秧歌的热潮瞬间席卷而来。
瞧,那秧歌队伍犹如一条五彩斑斓的长龙,蜿蜒在陕北的沟沟峁峁。领头的伞头,手持花伞,步伐矫健,花伞在他手中上下翻飞,时而如绽放的花朵,娇艳欲滴,时而似灵动的鸟儿,轻盈跳跃。伞头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祈愿,每一次转身,都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陕北人民的坚毅与豪迈。
紧随其后的是身着鲜艳服饰的男男女女。他们的衣衫,红得似火,绿得像翠,恰似黄土地上盛开的繁花。他们舞步,轻盈跳跃、稳健豪迈,脚下的黄土地仿佛成了他们最广阔的舞台。
陕北秧歌的节奏,是生命的律动。锣鼓声震耳欲聋,如同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鼓点急促时,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让人热血沸腾,鼓点舒缓处,似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沁人心脾。那节奏,敲打着陕北人民的胸膛,激发着他们内心深处的力量。每一次的敲击,仿佛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每一声回响,都凝聚着陕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扭秧歌的队伍中,有老人,有孩童,他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那笑容里,藏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也有着对如今生活的满足。他们的舞步虽不再轻盈,但那份对秧歌的热爱,却丝毫不减当年。孩子们则像欢快的小鹿,在队伍中穿梭嬉戏,他们纯真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为这热闹的秧歌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
陕北秧歌,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是陕北人民生活的写照。它是农忙之余的尽情释放,是丰收之后的喜悦表达,是婚丧嫁娶时的情感寄托,是逢年过节的欢乐庆典。它承载着陕北人民的历史记忆,传承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这舞动的旋律,是陕北人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岁月流转,陕北秧歌依旧在黄土地上热烈地舞动着。它如同黄土地上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陕北人民前行的道路,温暖着每一个热爱它的心灵。在这黄土塬上,陕北秧歌将永远跳动着生命的脉搏,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