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2024年春运拉开帷幕。春运40天或将有90亿人次流动,创历史新高,其中约有72亿人次自驾出行。2024年春运,有何不同?
铁路,如何保障春运?
1月26日,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开启。应对创新高的客流量,各个铁路部门都在出台相关的服务举措。铁路上海站,专门增开了东北方向的列车;安徽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增开了服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返岗的列车;北京铁路,也推出一系列春运服务保障措施。
春运期间车票已售出6108万张,抢不到票怎么办?
国铁集团客运部客运管理处处长 宁斐:我们已经注意到春运期间旅客出行相对比较集中,在部分地区和时段运能较为紧张,尤其是在热门线路上,车票更为抢手。铁路部门将根据12306客票销售和候补数据,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采取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增加运力投放,尽最大可能满足旅客出行需要。今年我们对12306的候补功能也进行了优化升级,增加了候补订单的数量,延长了候补兑现的时间,候补的成功率会有一个新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建议旅客朋友错峰出行,或是采用中转换乘的方式到达目的地。
铁路客运量比2019年增多近两成,运力如何应对大客流?
国铁集团客运部客运管理处处长 宁斐:从12306售票的预售情况来看,客流增长的态势比较明显。预计广州、北京、上海、成都、深圳、武汉等城市将成为旅客出发和到达的热点地区。广州、深圳地区前往贵阳、武汉、重庆等线路,以及昌景黄高铁、郑济高铁等新开通线路客流增长比较明显。为了应对突发大客流,铁路部门在全路的主要枢纽节点储备一定的客运车辆和乘务人员,努力做到应急有备,全力来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
针对“探亲+旅游”的春运特点,铁路部门作出了哪些针对性调整?
国铁集团客运部客运管理处处长 宁斐:我们提前对客流的构成和出行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优化运力,努力实现运能和旅客出行需求的合理匹配。①在传统的探亲客流较大的北上广地区,往成渝、武汉、南昌、西安这些地区增加了运力的安排。②针对东北等旅游热点的地区也加开了旅客列车。③针对节日期间短途的旅游和探亲的客流,组织有关铁路局针对性加开了管内的旅客列车,更好来满足旅客这种多样性的出行需求。
春运80%的人选择自驾出行
今年的春运,最受青睐的出行方式不是铁路,不是民航,而是自驾。今年春运自驾,跨省出行特征比较突出,持续时间比较长,高峰时段,路网承压较重。如何应对春运结构性变化?
春运80%的人选择自驾出行,如何看待春运结构变化?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大数据行业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冬梅:据测算,和2019年疫情前相比,春运自驾出行的占比从65%左右提高到今年80%,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春运出行达90亿人次这个口径,其实既包含了自驾出行,也包含了春运出行营业性的部分。自驾出行里,除了高速上的,也包含了普通国省道上面的跨区域出行,所以今年的数据是90亿人次。春运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自驾的比例增加,群众出行的选择也增加了。以前是以铁路为主,现在可以选择自驾,同时还有网约车、定制客运,很多新形态也加入进来,群众整体出行的多元化特征也比较凸显了。
春运80%的人选择自驾出行,对公路服务保障提出了哪些挑战?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大数据行业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冬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①量非常大,对于出行的人们,怎么能够快速知道路况变化,怎么能够快速触达到有信息服务需求的人,这是比较大的挑战。②整个出行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设施、车辆、装备,包括信息化的装备,是不是能够实时在线,能够应付得了超大规模、高强度的车流量的需要,其实对整个运输保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③天气的不确定因素,也会为整个春运自驾出行保障带来一定的挑战。
春运80%的人选择自驾出行,公共部门如何做好服务保障?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大数据行业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冬梅:从安全层面来看,的确要从两个维度看,一个是出行者,另一个是服务的提供方,包括行业管理者。对于出行者来说,交通运输部最近发布了对自驾、营业性驾驶员以及旅客出行的提示,这对群众做好出行前的准备,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从行业的管理部门来说,如何去保障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有几个层面:①国家部委已经下发了提前准备、提前部署的相关通知,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②需要利用大数据的新技术手段,对于整个客流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研判,能够把动态研判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各级指挥中心,能够更好地进行资源调度。③各个部委之间的信息共享,比如交通和气象、交通和公安之间,都有非常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在大客流或者应急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了一些情况或者问题,可以把信息共享出去,能够及时进行处置。
自驾出行查线路、查充电桩可上“e路畅通”小程序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大数据行业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冬梅:避免春运自驾出行拥堵,目前已经上线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随手查服务,名字叫“e路畅通”。大家可以通过“e路畅通”小程序去查询,在哪能充电、充电是不是有空位、可能等待的时间等,方便大家进行出行路径的整体规划。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