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日寒风中的第一缕晨曦拂过西安北站,这座连接四海、汇聚万千的交通枢纽,显得格外繁忙。
西安北站候车大厅LED屏幕上,宣传片《一封家书 共写团圆》循环播放,许多乘客停下脚步,静静聆听。
这场活动源于一封穿越千年的家书——西安北站携手“赳赳大秦”剧组制作联名春运宣传片,讲述秦人黑夫给家人的木牍家信,将古人的思乡之情与现代人的归乡之愿紧密相连,为春运增添了一份文化韵味,用一封封家书串起了无数家庭的团圆梦。
“家书抵万金。如今虽然交通便捷,但对家的思念却从未改变。”乘客乔明边看边轻声感叹,眼眶微微泛红。
伴随着视频播放,春运快闪活动也随之启动。长桌上,一张张古色古香的福笺整齐排列,旁边是各式精美的印章,上面刻有“顺颂时宜”“平安顺遂”“吉庆有余”“欢愉胜意”等吉祥话语,等待乘客亲手落下印记。
年轻的母亲李萍思索片刻后,写下了一行工整的文字:“亲爱的爸妈,我和孩子一切都好,很想念你们……”
“这是我第一次写家书。”李萍告诉记者,“虽然可以视频通话,但亲手写下的话语,感觉更加真挚温暖。”
这时,古琴演奏《良宵引》悠扬响起,演奏者身着汉服,指尖跳跃间,旋律如泉水叮咚,又似春风拂面,为这繁忙的候车大厅带来一抹宁静与雅致。几位小朋友好奇地围在周围,瞪大眼睛,被这古老乐器深深吸引。
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从历史故事到诗词歌赋,再到文明出行知识。在西安读书的贵州女生夏彤连续答对多道题目,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她笑着说完后,又低头继续写起对家人的新年祝福。
春运启动,一列列满载乘客的列车驶出站台,带着一封封家书,穿越千山万水,向着家的方向疾驰而去……(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沐妍 实习生 张阁)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