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寒冬的凛冽。西安站南广场人潮涌动,大包小包的行李承载着游子对家的思念,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这一天,2025年铁路春运的大幕正式拉开。熙熙攘攘的西安站处处流淌着温暖与活力。
今年春运,西安站的智能服务让旅客眼前一亮。“今年,进站口的客流监测已实现智能化,通过数字地图和AI智能测算,当进口处人数达到150人时,系统会立即预警,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确保进站通道畅通无阻。”西安站副站长罗鑫介绍。此外,安检智能判图系统,危险品识别率大大提高,单人安检时间大幅缩短,安检通道更加顺畅,保障了旅客安全快速进站。
同时,智能AI问询机器人也“上岗”了,它能精准解答旅客关于换乘、充电、票务等各种问题,复杂规定经它解释,通俗易懂,极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智能卫生间不仅能自动杀菌,还能实时监测蹲位、消耗品和空气质量。旅客只需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就能轻松查询卫生间使用情况。
记者拾级而上,步入候车大厅,古韵今风,春运路上“秦”彩飞扬。
西安站精心打造的“丝路剧场”热闹非凡。“秦始皇”的出现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带领旅客穿越时空。紧接着,秦腔名家段红豪迈开唱,吼出了三秦大地的雄浑气魄。随后,音乐人韩小九创作的春运主题曲《回家的路》在此首唱,歌曲饱含游子思乡与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旅客脸上洋溢着喜悦。
与此同时,历史街区揭幕仪式带旅客领略长安十三朝的历史画卷,一场融合历史底蕴与春运温暖的“秦”文化盛宴热烈上演。候车室内,“万福迎春”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为旅客书写“福”字,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
“春运赶路匆忙,归途遇上这些活动,真的很惊喜。”带着孩子准备返回四川老家过年的旅客孙女士感慨道。
在这个春运首日,智能服务与文化古韵相互交织,让旅客的归途充满温暖与惊喜。(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