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7月18日,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简称“中油测井”)作业队技术员张斌熟练地扣上新型射线防护服的搭扣,随即开启施工作业。完成操作后,他活动着舒展肩膀,向队长感叹道:“以前穿7千克重的铅防护服,一趟活儿下来腰酸背痛,现在轻了整整一斤,弯腰、抬手都灵活多了!”队长点头回应:“这‘新装备’确实给力!”
二人所说的“新装备”,正是中油测井为减轻员工作业负担,历时18个月自主研发的新型核技术应用防护服。传统防护服重量超过7千克,在施工作业中,严重限制了员工行动灵活性,长时间穿戴更易引发身体疲劳。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油测井组建科研团队,创新性运用多物理场耦合设计理念,借助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程序数值模拟技术,构建起包含17种元素组合的百万级射线屏蔽效能数据库。经过数次实验与数据验证,成功研发出新型纳米级聚合物复合材料,巧妙平衡了材料轻量化与高能射线屏蔽效率的矛盾。
基于该材料制作防护服,整备重量降至6.5千克,较传统装备减重7%。别小看这“一斤”的改变,它让作业人员在操作时更加得心应手,体力消耗显著降低,实现了对核技术应用混合辐射场的立体防护,防护性能远超传统铅防护服防护水平。
目前,该防护服已在中油测井的长庆、大庆等6个分公司规模化应用,255套防护服累计完成900余井次核技术应用装卸作业,防护有效率达100%,收获作业人员的一致好评。
中油测井创新脚步并未停歇。据悉,已开启基于气凝胶基体的第四代防护材料研究工作,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材料微结构,致力于让下一代防护服重量低于4千克,双射线屏蔽率突破40%,持续为员工打造更轻便、更安全的作业装备。(王佳音 邓又俊)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