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显示,两成民工存在心理问题。民工心病谁来医? 我们应当承认,在许多文化消费越来越发达的城市里,“民工部落”却是一个相当贫瘠的文化沙漠。看不到报纸和电视,丰富多彩的广场活动鲜见身影,电影院歌舞厅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门票,相当于他们半个月的生活费。高消费这个有形门槛把民工兄弟堵在了文化娱乐场所外,以至于他们业余生活极度匮乏,无法有效地释放工作和心理压力。
除了有形的门槛,城市里无处不在的职业歧视、身份歧视等无形门槛则更令民工兄弟们心冷齿寒。去年至今发生的很多新闻,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某媒体上的房地产广告堂而皇之宣称“小区安静没有民工骚扰”;某高档写字楼里公然告示“民工进出走货梯”;甚至某市有人建议“在公交车上隔出小块区域专门供民工使用,以减少市民对民工的厌恶感”……
不用谈大道理,就从城市运转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来说,人们也能感受到农民工的作用。从城市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到城市的清洁卫生、垃圾清运,再到居民的房屋装修、家务劳动等等,哪一样离得开农民工呢?他们从事着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苦、累、险的工作,用自己的血汗默默地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给城里人的生活提供种种便利。对他们,我们理应满怀感恩心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爱。■耿海军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