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在西安市东郊互助路开了“丽丽脚病修治所”后,下岗职工崔梦丽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还打算在附近再开一家店。想到政府对下岗职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的优惠政策,从2004年7月起,她就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小额贷款,没想到经过“千呼万唤”贷款就是“不出来”,光担保公司就跑了11次,后又全部重新申请一次,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在今年5月份拿到了贷款。说到整个申贷过程,崔梦丽说自己还算幸运,有很多人跑了比她更多的路,花了更多的时间,贷款仍是“钱途”渺茫。
记者从西安市劳动局获悉,西安市自开展小额贷款工作以来,市劳动局累计审核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2307人,担保公司累计提供担保1284人,银行累计贷出909人,共发放1781万元。也就是说,最后获得贷款的仅占总人数的39.4%。
反担保形式少 手续繁杂
在南郊开饭馆的下岗职工王晔告诉记者,由于她的担保条件比较好,贷款还算顺利,但繁杂的资料让她吃不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5份,申请人基本情况登记表5份,经营场所的产权证、租赁合同5份,还有其他的身份证、再就业优惠证等证件资料各复印5份,另外每份资料还得盖5个章(去年6个章)……整个申请下来的资料有一本书那么厚”,就这还不算每到一个环节都有相关部门的人重新核查。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下岗职工之所以放弃贷款主要是因为繁杂的申请手续和找不到担保人。据西安市劳动局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因手续复杂中途放弃的有339人,达不到反担保条件的有286人,仅这两项就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61%之多。
对此,记者采访了负责小额贷款工作的西安市就业指导中心的侯科长,他说, 目前小额贷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银行办理期限没保证,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两、三个月贷不到款的普遍存在。夫妻双方下岗经营同一项目申贷的,银行只受理一人;放贷时要求下岗失业人员在经办银行存放6000元的自有资金等随意增加一些附加条件,为难下岗失业人员。
政策性贷款却商业化运作
据侯科长介绍,产生“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性贷款采取商业化运作,不同责任主体的利益矛盾十分突出。西安市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由劳动、财政、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共同运作、共同负责,工作责任的主体不明确。西安市担保基金管理和提供担保工作划归到财政部门下设的西安市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承担,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只是该公司业务中的一部分。劳动保障部门只能协调其工作,无实质性制约手段,对经办银行更是如此。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劳动保障部门只能积极协调,无决策决定权,经办银行消极应付,形式上多头负责实质上只有劳动部门一家负责。
再加上由于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小,笔数多,成本高,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水平确定,不得向上浮动,银行无利可图。担保公司按贷款本金的1%收取担保费,担保公司保本经营甚至亏本经营,因此经办银行和担保公司对中央、省、市制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贯彻没有积极性,加大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的难度。
一项本身应为下岗职工带来利益的优惠政策,却由于自身体制、机制的原因致使不能为下岗职工解决实际问题,难怪下岗职工们叫苦连天。记者从市劳动局获悉,为进一步解决小额担保贷款难问题,西安市将积极创建信用社区,增加反担保形式,对无房产手续和无在岗有稳定收入的自然人提供反担保的,可以采用联保或将自然人的范围扩大到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其他公民。经过信用社区推荐的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公司一律取消反担保。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筹备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