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明,安康铁路分局大竹园车站给水工,56岁,今年被安铁分局评为十大“诚信铁路形象大使”。我与他握手时,一旁的工友风趣地说:“刘师傅是铁道部劳模。去年进京,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和他握过手。”我接过话:“那我也与副总理握过手了。”一句话引起大家一片笑声。
刘金明的工作太平常了。每天清早起来,上山查看水源。然后顺着3000多米的管道,逐个检查一遍,以确保小站供水。每天如此,枯燥单调。车站在山区,如遇暴雨,麻烦就大了。他说:“就怕塌方,滑坡。别人可以在屋里躲雨,我穿上雨衣要上山查看险情。”所以,他管过的路段,因预防到位,没发生过大的事故。
一次因修路,某路段堆放了七十多根钢轨,地下的供水管道被压断。所在的车站及工区都停水了,刘金明立即向上级汇报。但若等上面批下款,再买管道安装,不知又要等多长时间。他立即找工务部门,花百十元买了40多米的塑料管子,接通水源,确保了小站工作和职工的生活用水。第二天施工部门派来吊车,把钢轨移开,铺设好下水管道,但那也是四天以后了。职工们说,要不是老刘,用水吃水还真成了问题。
职工们说,刘金明的老伴翁百英是编外职工。采访中了解到老刘干活没帮手,53岁的老伴也没工作,老刘常带着老伴一同干活,时间一长,翁百英对一些管件也能叫上名,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尺寸,翁百英都知道。于是,人们经常能看到,老刘干活时,老伴在一旁当帮手,递个扳手、管钳,很有眼色。外人看了,还以为是一对好工友呢!
谈到诚信,刘金明说:全心全意,一辈子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诚 信。他先后在7个给水所工作,因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别人最多停留2个月。他每次去,直到组织调动才“挪窝”。
有一年的年三十,天很冷,站上几名职工家的水表及阀门冻裂,他二话没说,拉上老伴就换水表去了。因冻坏的较多,老伴陪他干到下午还没干完,只好回家做年夜饭去了。他一直干到黑,小女儿多次催他回家吃饭,他说:我走了,人家咋过年呢。等他干完活,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时,一直等爷爷一块吃年夜饭的小孙子早已熟睡了。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