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山高人为峰
2020-12-20 15:03:04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 记商洛市镇安县方圆核桃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朱光平

“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这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在艺术追求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攀登进取,永不满足、永无止境的精神,从而奠定其在国画艺术领域成为一代宗师的崇高地位,令万世景仰。镇安县方圆核桃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朱光平,在镇安县米粮镇乃至全县的核桃林科管、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改良等方面的技术不懈追求精神,其实与张大千的艺术追求精神是一致的,其突出成就同样令广大同行不禁肃然起敬。
       对朱光平这个如雷贯耳、声名远扬的名字,笔者就仰慕不已。直到最近,笔者几经邀约,才有机会与这位须发斑白的核桃大王朱光平进行零距离接距。

       朱光平是镇安县米粮镇清泉村人,现年67岁,1976年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先后在米粮镇林业站担任过蚕桑专干和林业生产技术员。他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学一项专一项,就像金子放在哪儿都发光。在担任蚕桑专干期间,走村串户,指导群众兴桑养蚕发家致富,从群众购买蚕种到孵化结茧,防病消毒每个环节精心指导,从不浪费一张蚕种又不损失一片桑叶。在养蚕的蜈蚣族具改良、方格族的推广使用上,大胆创新,让蚕农的蚕茧质量和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全镇兴桑养蚕也走在了全县前列。
       1983年7月,朱光平由蚕桑专干改行担任了镇林业站的林业生产技术员。“担任林业生产技术员和担任蚕桑专干相比较,对我来说最有感情的还是林业生产技术员,因为,家乡林木多,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树林间,开展林业生产,发展经济林,带领乡亲致富,觉得一定会有较大的成就感。”朱光平有了这样的想法,但又觉得自己担任了林业生产技术员,一没有理论基础,二没有实践经验,怎么办?在繁忙中的工作中容不得朱光平多想,天生不服输的性格此时又给了他挑战的勇气和力量。他不畏困难,毅然决然地一头扎进书堆里,“啃”起了又厚又重的专业书籍。从此,朱光平树立起愈来愈浓厚的兴趣,坚定了其要在林业生产上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定和信心。

       不知道朱乐平是与核桃有缘,还是他觉得核桃营养丰富爱吃核桃,在众多的树种中,他最唯独钟情于核桃。刚当上林业生产技术员,他发现当地的核桃品种单一、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产量不高等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朱光平经常跑农村、入农户、进林间,全身心为核桃产业发展尽职尽责地忘我工作。米粮镇清泉村、红卫、八一、丰河、门里、白龙、民主等30多个村组都留下了他办点、搞实验、调查的足迹。那时,绝大多数村组不通汽车,要下乡就得靠两条腿,有时一天要走四五十里,但他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观察核桃树的长势。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他们身上吸取营养,增长才干。
朱光平认为,林业科学是应用科学,人们之所以称之为阳光事业,是因为它的科学研究都是在田间、树林里反复试验取得的。
       朱光平的理论就是从实践中来的,他坚信,从事林业科学研究,没有吃苦耐劳、艰苦拼搏的精神就难以有所作为。1983年至1985年,他先后两次自费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修学习,回来后,他基本掌握了核桃树病虫害的防治知识,首先,把最容易受病虫害侵袭的核桃、板栗、油桐三种树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观察“云斑天牛、橙斑天牛、栗食虫象”三种核桃树害虫的活动规律、产卵时间、防治成效,朱光平硬是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睡在核桃树下,记录下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为准确防治核桃病虫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30多年来,朱光平扎根基层,一心扑在核桃产业上,一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用在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上。他将修枝剪、嫁接刀、农民技术培训资料这三件“宝贝”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就把技术传授到哪里,身体力行地推动全镇核桃产业发展。1984年8月,朱光平在林业普查中发现,全镇核桃病虫害严重,管理又没有跟上,核桃几乎没有收成,一些群众对发展核桃产业丧失了信心。朱光平先后40多次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协助各村委会制定了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手把手培养了一支90人的专业技术服务队。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全镇核桃面积由1200多亩发展到51000多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遏制,核桃产量开始逐年上升。如今,全镇核桃产业量达到1.3万吨,产值达到25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核桃收入超过750元,核桃成了全镇最大的特色经济林产业。

      多年的核桃林间管理和实践,朱光平对核桃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扎膜嫁接技术有了独道见解,先后在《陕西林业》、《现代农林科技》、《陕西科技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核桃缺素症及防止措施》、《退耕还林在镇安县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10多篇论文,为指导全县的核桃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2003年8月,朱光平在野外工作时发现有一棵核桃树上的芽变新品种,这对他来说,就像当年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经过2005年对这棵核桃树修剪复壮,2006年终于嫁接成功。2009年开始小面积实验,目前,在全镇已嫁接500多株,面积达40多亩,已挂果210多株。这一新品种核桃起名—“镇核一号”,其树冠高达7至8米,每棵树产量20斤左右,亩产可达到400多斤,每斤核桃可以卖到20元左右,是一般普通核桃价格的3倍。“镇核一号”核桃新品种呈方圆形状,具有个大、壳薄、仁香、含油量高的特点。2015年“镇核一号”核桃新品种受邀在北京世博会上参展。2017年8月“镇核一号”核桃新品种通过陕西省林木种苗委员会专家组审定。2018年1月,“镇核一号”核桃新品荣获商洛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018年11月,朱光平荣获商洛市人民政府“镇核一号”选育三等奖。
       “我活一天就要为镇安的核桃产业发展出一份力”。朱光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0多年来,他为米粮镇乃至全县的核桃产业发展呕心沥血,最让感动的是,先后用自己的10多万元工资做底垫购买嫁接工具、核桃专用肥料、农药和编印宣传资料,无偿服务山乡群众。2014年退了休的朱光平,仍退而不休积极投身到核桃产业研究工作之中,由他牵头成立了“镇安方圆核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鲁周民、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马云攀、县农牧局高级农艺师朱荣文等5人组成技术攻关团队,为镇安的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余热。
 
        辛恒卫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