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拓(左)正在为游客讲解。
在抖音上,不少人都刷到过一位穿着保安制服的给游客讲解文物的保安,专业且风趣幽默的讲述,让他圈粉无数。他叫郑拓,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名保安,负责维护博物馆参观秩序以及馆藏文物的安全,因为受博物馆文化氛围的熏陶,也因为需要讲解服务的游客实在太多,机缘巧合他便成为了一名“预备役”讲解员,随时需要随时就要顶上去。
保安与讲解员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工种,在郑拓身上却融为了一体。按照他的说法,这完全是被游客们“刺激”的,因为在工作中,他总会遇到游客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某件文物在什么地方展出这种很平常的问题。虽然这不是他的工作职责,但“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总还是让人尴尬,为了不再被游客问住,郑拓开始“恶补”文物历史知识。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放置在玻璃展柜中的文物是“死”的,但在郑拓看来,这些文物是鲜活的,要让游客喜欢它,就需要引人入胜的讲解。仅仅告诉观众这件文物叫什么,什么年代出土,用什么材料做的,用途是什么……这样的基础讲解是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只有了解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为此郑拓每天晚上会给自己留出一小时的学习阅读时间,“我喜欢翻阅以前的旧报纸和书籍,上面的信息有时会给我一些启发,另外我会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他们在游览时会产生哪些疑问,然后把问题整理起来,融入到自己的讲解中。”
即使这样,郑拓还是会被游客问住,而随着相关知识积累增加,这种被问住的尴尬越来越少了,郑拓讲得越来越“溜”,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知识,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
因为客串讲解比较成功,受到了游客的好评,从2019年年底郑拓正式成为博物馆的一位兼职讲解员,他在完成自己安保工作之后,每个月会有五到七次的讲解,至今已累计为上千位游客进行过讲解服务。在众多接待的游客中,令郑拓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我当时在第一展厅为游客讲解仰韶文化中陶器上的纹饰时,一位北京游客问我母系氏族陶器上的彩绘对后面壁画有怎样的影响,我从颜料、技法等方面给他分享了我的思考,感觉他还很满意。”后来,这位游客再来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点名要找郑拓讲解,只是因为郑拓当天有别的工作抽不开身。虽然很遗憾,但这种被认同的感觉还是让郑拓非常开心。
郑拓说是陕历博招聘启示上“国宝卫士”四个字吸引他来应聘的,在他看来,“国宝卫士”这一称号不仅要保护好每一件国宝的安全,更是要把馆藏国宝背后的历史文化讲给更多人听。他说现在除了继续学习文物历史知识外,还在学习英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未来可以为外国游客好好讲讲陕历博这些国宝文物。(田珂)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