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柳树林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经常会看到一个个子不高,周身晒得黢黑的瘦小伙,带着管理人员急匆匆地穿梭在各个楼体之间,鹰隼般的眼神时刻紧盯着各重点作业面。不善言辞的他,在对现场工人谈起技术问题时却侃侃而谈,他就是陕建六建集团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杨召。
在转型中“破茧成蝶”
杨召今年34岁,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地基与基础施工,参与过神渭管道输煤首端场站项目、白桦林明天北地块桩基工程、高新万达深基坑支护工程等。2018年4月加入陕建六建集团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来到沣西新城沣润和园(二期)项目担任施工员,刚来那会儿,从之前的地基与基础施工突然变成现在的房建施工,一下子有点不太适应和浮躁。当时该项目正值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他沉下心来,跟随师傅认真学习,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懂就虚心请教。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白天在施工现场东奔西走协调沟通,夜深人静时还在办公室细细琢磨图纸,汇总近期的工作计划。“转型是一个破茧化蝶的过程,不脱层皮是不行的。”杨召经常这样安慰自己。渐渐地,忙碌的工作让他内心不再那么浮躁,工作和学习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他坚信“如果感受到了压力,那是因为正走在前进的道路上”。杨召就这样有力地前进着,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把图纸设计、现场施工、业主交流、分包管理等琐碎工作逐项理好理顺,他扎实肯干、技术过硬,热情且勤勉,逐渐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多面手。
在高压下“野蛮生长”
2021年3月,杨召被调到西安柳树林城中村改造项目,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该项目位于西安市经开区高铁新城,总建筑面积294003.51㎡,由商业区和安置区两大部分组成,共包含15栋单体建筑。该工程建筑单体多、体量大、工期紧,所有单体平行施工,设计图纸变更频繁。杨召一拿到设计图纸,就开始努力钻研,找出图纸中的重点、难点、疑惑及问题,同设计、建设单位积极沟通解决。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节点的顺利完成,项目坚持“策划先行、一次成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铝模、爬架、叠合板的图纸深化,确定了塔吊、施工电梯、机械加工棚、场区道路等平面布置,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特别是项目采用的“铝模+叠合板+预制楼梯”的施工工艺,叠合板与叠合板之间留300mm宽的现浇板带,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施工前对进场的铝模板和叠合板的平整度检查均已满足质量要求,但是在浇筑完混凝土和拆除底模后,板带部位不可避免地出现漏浆和错台现象,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对此杨召组织生产、技术质量人员召开质量专题会议,提高全员质量及创新意识,对漏浆严重的部位,在板带下部放置3mm厚的SBS防水卷材,明显减少漏浆和错台现象,获得建设和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在每道工序施工前,他预先组织管理人员熟悉设计图纸、规范标准和合同附件的要求,进行书面的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在小创新中“凝大智慧”
初次接触叠合板,在叠合板吊装过程中,叠合板上的外伸钢筋与墙、梁柱钢筋相互干扰,这是吊装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杨召同项目同事、劳务班组积极探索,根据叠合板所处位置、梁截面高度大小及人工绑扎的可操作性,采取不同的绑扎和吊装顺序:如剪力墙的水平钢筋起步筋、暗柱的箍筋需后绑;四边均为梁时,可先行绑扎成“L”方向的梁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叠合板的安装速度和质量。同时对叠合板预留钢筋锚入墙柱、梁内长度不足等质量问题,项目团队攻坚克难、集思广益,研究出“简易叠合板辅助定位装置”的小发明,获六建集团五小创新成果一等奖。
目前,在项目全体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柳树林城中村改造项目15个建筑单体的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砌体抹灰、窗框安装已全部完成,外墙岩棉保温、室内地辐热垫层浇筑、车库顶板覆土、室外管网正在进行中。
在项目一线,像杨召一样的六建基层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在施工一线上增长才干,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火热青春中绽放光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今的杨召,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努力,不知疲倦地书写着自己灿烂的人生篇章。(刘刚)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