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蔡学义。
“老蔡管理的27-81工作站被采油厂授牌命名为‘蔡学义工作站’,像这样以职工姓名命名的工作站在油田尚属首次。”1月27日,延长石油油田公司吴起采油厂厂长马涛告诉笔者。
殊荣背后,是老蔡25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付出与努力。
初到油田 不畏艰苦
“我1998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修井工人。”蔡学义说。吴起采油厂那时正处在发展初期,原油年产量还不到10万吨。
蔡学义整天奔波在大山深处,忙碌在修井现场。一到冬天,被油水浸过后的衣服甚至会僵硬地支棱起来。面对艰苦的环境,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但心态乐观的蔡学义坚持了下来。
春来秋去,蔡学义这一干就是两年。
当时间跨越千禧年,从2000年到2005年再到2010年,吴起采油厂原油产量实现了10万吨到100万吨再到200万吨的3次大跨越。
蔡学义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深知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多次主动提出去活最多、难度最大的油建队工作,支援采油厂建设。
十年时间里,蔡学义和工友们共铺设电力线路数百公里,安装抽油机千余台,串接管线万余米,将汗水洒在了沟壑山峁之间,洒在了生产一线。
“眼看着原油产量连年攀升,我是打心眼里高兴,大家都甘愿奉献,没有人抱怨。”蔡学义回忆说。
扎根井场 勤俭持“家”
转岗到采油岗位后,蔡学义做到了驻井坚守,勤俭持“家”,用职工的话来说,就是“简直‘抠门’到家了。”
“他的井场,围墙、污油池和导油槽、变压器防护栏,种菜的大棚,甚至晾衣架、健身用的单双杠等等,都是他找废弃的油管油杆一根根焊接改造出来的。”职工陈军伟告诉笔者,蔡学义虽然“抠”,但确实“抠”出了效益,省了不少钱。在油价不景气的那几年,全厂有超过200个井场采用了这个做法,一下省出了上百万元。
如今已是另一个工作站站长的郭耀永曾和蔡学义搭档了5年,他说:“我俩一起搭建菜棚解决山上购菜难的问题,蔬菜瓜果丰收,不仅站上够吃,余出来的还可以送给单井人员和油区的乡亲们。乡亲送来树苗作为回馈,看站上那些碗口粗的树,夏天郁郁葱葱的,都是当时栽下的。”
蔡学义虽已年过五旬,但仍精神饱满,神采奕奕。黝黑的皮肤和手掌厚实的老茧是他长期野外作业的印记,也是这些年投身石油事业的骄傲勋章。
“企业发展需要劳模精神引领,油田连年扩油上产更需要劳模俯下身子带着职工干、领着职工干。”马涛表示,以个人命名授牌工作站不仅是对蔡学义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奋斗的肯定和认可,也是采油厂对优秀职工的一种激励和鞭策。随着更多的职工学习蔡学义先进事迹,一股人心思进、真抓实干的干事创业氛围在吴起采油厂逐渐形成。
“干的时间越长,在解决困难时就越从容。付出得越多,对岗位就越有感情。我要守好岗位,尽力发挥余热,做一滴映照油厂的油珠。”蔡学义说。□通讯员 杜培华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