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全能战士”托起生命的希望 ——记西安交大一附院外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
2025-05-12 08:58:14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团队合影。

5月9日,7时50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SICU)的走廊响起匆匆脚步声。

“9床车祸患者全身多处外伤,因盆腔出血禁止翻身,注意监测腿围、双足动脉搏动等;12床患者昨天血便3次,量及次数较前两日有所减少……”8时整,20余名护士围站在护士站,夜班组长潘翠云语速飞快却条理清晰地介绍病患情况,护士长申存毅手中的《护理交接表》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交接要点。这是SICU护理团队每天雷打不动的“生命接力”。

8时15分,集体交班结束,更细致的“战场”才刚拉开帷幕。申存毅和副护士长邢斌瑜带着护士们分片区进行床旁交接,检查管路连接情况、呼吸机等设备运行情况,掀开被角查看腹部伤口、皮肤完整性……

在9床旁,白班护士谢宇轩正俯身与意识渐醒的患者对话:“阿姨,您现在在交大一附院外科重症医学科,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您安心配合我们治疗。”一旁,大夜班护士赵接萍低声补充:“阿姨夜间休息还可以,目前右下肢水泡情况已有所好转。”这样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普通病房的护士可能专注某一类疾病,但我们得是‘全能战士’。”申存毅说。SICU护士需要掌握ECMO(体外膜肺氧合)、CRRT(血液净化治疗)、呼吸治疗等10余种生命支持技术,大夜班从凌晨1点持续至早上8点,“黑眼圈是标配,但从来没人敢松懈。”2024年,这支89人的团队收到38面锦旗和14封感谢信,抢救成功率高达92.5%。

面对高强度和高压力的工作,团队创新从未停步。针对压力性损伤高发难题,团队推出渐进式小角度翻身、翻身床单、流体垫等10项改良措施。“我们的原则就是预防在先,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将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至最低。”在这里,护士们练就了“显微镜式”的观察力:消瘦患者的肩胛骨、肥胖患者的腹股沟、昏迷患者的双足跟……每一寸皮肤都精心呵护。

技术突破之外,团队对新人培养也有着严格要求。“新人要通过3个月强化培训和每月一考,6个月才能独立上岗。”申存毅说。近三年,团队新增42名护士,全部由专科护士“一对一”带教。00后护士邓春侠仍记得第一次独立操作时,紧张到手都在抖。如今,她已基本掌握呼吸机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走出病房,这支团队的身影还活跃在社区义诊、急救科普的现场。他们开设“探秘ICU”科普专栏,拍摄的科普视频点击量超15万次;开展社区义诊,手把手教居民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走进基层医院,推广腹腔感染规范化护理技术……将生命的守护带到更多人身边。

晨光穿过玻璃洒在病房内,仪器规律的滴答声与护士的脚步声交织成生命守护的独有韵律。“当患者平安转出SICU,那一刻,我们所有的辛苦和坚守都是值得的。”申存毅望着病房,眼神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