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爽 牛超
吴保安(右)指导职工调整道岔压力。杨爽 摄
“吴师傅,我刚才把垫片掉到箱盒里了,拿你发明的这个磁吸式抓夹,一下子就给它捡出来了。”10月16日18时,正在新丰镇VI场参加集中修的西安铁路局西安电务段集中修工区职工李文韬,半蹲在箱盒旁朝工区副工长吴保安说道。
“只要它好用就行,这也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个集中修了,还是想为单位再出点力。”吴保安感慨道。
集中修是在一定时段内铁路部门集结人力、物力、材料,集中整修一条线路设备的大型施工任务。而吴保安也是参与本次陇海(北环)线第二阶段集中修的一名铁路信号工。
1988年参加工作的吴保安,今年已是他工作的第38个年头,还有一个月时间就退休了。在这38年里,工作中的他最喜欢琢磨一些实用小工具。像这次在集中修期间发明的磁吸式抓夹,就是因为看到现场作业时,箱盒里容易掉落螺丝、垫片、螺母等小配件,而在装满各种器材和配线的箱盒内,这些小配件不容易捡拾。
为了能快速捡拾小配件,提高工作效率,他就开始“琢磨”起来。结合生活中管道疏通器的原理,买来材料,他不停地压管、焊接、测试、调整,终于做出了两款可随意弯折的磁吸式抓夹:一种是像磁铁一样可以吸拾小配件的工具,另一种是带灯可以抓取小配件的工具。
吴保安不仅在这次集中修中做了实用型小工具,2024年以来,他还发明专利1项、完成小改小革发明5项。除了搞发明,他对道岔的维护标准、各个杆件数据、道岔框架尺寸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点也都了然于心。多年来,他走遍了西安电务段管内22个现场车间,整治道岔500余组。他还摸索总结出《道岔压力极限调整法》,并在西安电务段全段进行推广应用。
“往回摇!往回摇!”吴保安一边紧紧盯着道岔动作状态,一边用扳手调整着道岔压力。4个小时的施工作业现场,仅剩最后关键的30分钟。此时,细密的雨如丝线一样,落在脸上又凉又涩,吴保安却丝毫没有察觉,调压力、调缺口、查病害等一系列娴熟动作,已成为他的肌肉记忆。
“还有一个月就退休了,我想对年轻人叮嘱下道岔调整的标准顺序,这样调出来的道岔稳定性才会更高。”吴保安迈着小碎步,朝着在另一组道岔处干活的年轻人走去。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