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的一场“技能大师献绝技”活动中,一位干练洒脱的中年技师,在不使用任何测量、校正器械的情况下,很快就将两块铜板捶打成两个一模一样的半球。更让人惊叹的是,合成圆球的直径、圆周丝毫不差,令观摩者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位中年技师就是张梁。
谈起这次“神奇”表演,张梁淡淡一笑,谦虚地说:“这只是个表演,跟我从事的工种相比,太简单了……”
张梁所在的部门叫燃烧室优良制造中心,承担着航空发动机热端部组件的科研、试制和批量生产任务。
“火焰筒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虽然个头不大,但却是飞机的‘心脏’和‘动力源’……”从事航空发动机火焰筒科研试制工作的张梁向记者侃侃而谈。多年来,他先后参加了“中推”“大推”共20多个机种火焰筒的科研试制任务。
燃烧室优良制造中心党总支书记张劲松介绍说:“目前,西航的航空发动机零组件制造早已实现智能化,但唯独火焰筒的安装调试要手工完成。火焰筒配套层级多、装配关系复杂,工序中的异形件和变形件较多,且加工周期长。张梁在零部件上打的小眼往往是头发丝的几分之一。稍有不慎,整个零配件就会报废。”
在火焰筒安装调试的岗位上,张梁解决了300多项关键性技术难题,有17项技术攻关获公司级以上成果奖。他总结出的“薄壁零件弹性收放校正法”成功解决了火焰筒安装工序中无章可循的生产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资金上千万元。
采访中,张劲松夸赞张梁是西航的一面旗帜,而张梁却真诚地说:“入厂时,我只有初中学历,是单位的培养让我完成了中专教育、大专教育,从一名学徒成长为技能大师……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企业对产业工人的重视。”
20多年来,如果将张梁加工完成的火焰筒零组件叠放起来,有300多米,相当于100层楼高,且无一废品。(文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