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一瓶冰水、一支雪糕、一次义剪,让外卖骑手卿立君在繁忙送餐间隙感受到久违的轻松。7月17日,西安碑林区李家村万达广场上,一场由工会组织的“清凉集市”热闹非凡,冰水游戏、吃西瓜大赛、健康义诊等十余种活动,吸引了55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环卫工参与。这是2025年陕西工会“送清凉”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夏季,陕西多地持续高温。为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健康权益,省总工会提前谋划、全面动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一场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送清凉”活动。据统计,全省各级工会共筹集资金1.36亿元,走访企业9199家,慰问一线职工和农民工100.79万人次,为职工提供防暑降温服务113.56万人次,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娘家人”的关爱送到了职工心坎上。
统筹部署 织密全省“清凉网”
省总工会高度重视“送清凉”活动,将其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举措。早在5月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开展“安全生产月”和“送清凉”活动的通知》,制定了《2025年陕西工会夏季“送清凉”活动方案》,为全省“送清凉”活动绘制出清晰“路线图”。随后,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审议《2025年度全省工会“送清凉”慰问资金分配方案》,明确要求力戒形式主义,聚焦重点行业和特殊岗位,分级分类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李晓英带队赴西安东站项目建设现场,与一线建设者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及建设进展情况,叮嘱大家注意防暑降温。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军深入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西安顺丰速运网点等企业,倾听职工心声,强调要科学组织生产,保障职工权益。
全省各地市、产业工会积极响应。省国防工会主席马宏伟带队深入汉中、阎良等地,为一线岗位劳动者送去关怀。西安市总工会组成14个慰问小组对41个单位进行走访慰问,全市各级工会筹集资金1576万元,慰问职工6.07万人次;咸阳市累计投入慰问资金387.38万元,慰问一线职工3.41万人次;安康市总工会制定工作方案,筹集资金29.46万元,精心准备1925份“清凉大礼包”直达一线。
企业工会同样积极作为。陕煤集团首次将“送清凉”活动延伸至海外项目,覆盖吉尔吉斯斯坦中大石油项目中外职工1000余人。中铁一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高原、山区、沙漠、戈壁等重难点项目现场,慰问职工和产业工人8.8万人次,投入资金642.35万元。
从关中平原到陕北高原,从建筑工地到企业车间,从传统产业到新就业群体,一张覆盖广泛、精准高效的“清凉服务网”在三秦大地全面铺开。
精准施策 温暖直抵急需处
“精准”是今年“送清凉”活动的关键词。省总工会明确将高温、高空、露天、高强度作业职工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重点对象,确保关怀直达最需要的人群。
省级重点工程施工人员成为优先关怀对象。省总工会领导分别赴西安东站、吉利汽车等重点项目和企业,慰问一线劳动者;省建设工会跨越2000公里深入中铁七局西安公司长春片区项目部,开展“‘致敬劳动者关爱到一线’送清凉”慰问活动;宝鸡市安排“送清凉”预算资金144万元,深入全市44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建筑工地等开展慰问。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持续加大关怀力度。省总工会在西安、咸阳、杨凌示范区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场慰问;西安市碑林区跑男配送行业联合工会正式成立,1480名网约配送员集中入会,现场领取清凉礼包;省财贸金融轻工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去400个移动体检名额、200对暑期亲子嘉年华名额;延安、汉中、宝鸡等地工会也纷纷开展针对快递员、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的专项慰问。
因地施策也让关怀更贴实际。面对陕北高温干燥、陕南高温高湿等不同气候特点,全省工会组织及时调整物资配送和服务侧重。延安市总工会与省交通运输工会联合开展货车司机集中入会暨“送清凉”活动,新会员获赠价值300元的清凉礼包。榆林市总工会联合多部门开展“夏日送清凉关爱驾驶员”主题活动,激励出租车司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服务;省总工会还申请了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艰苦岗位“送清凉”活动,重点向高温干燥、高温高湿区域和露天作业行业倾斜。
全省各级工会在“送清凉”活动中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投放、精准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清凉关怀直抵人心。
创新形式 清凉服务再升级
如今的“送清凉”,早已不止于发放物资,更是一场集“送安全、送健康、送法律、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创新形式,推动其从“物质关怀”向“全方位服务”升级。
工会驿站成为服务延伸的前沿阵地。西安市雁塔区总工会在辖区驿站准备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供户外劳动者随时取用;省总工会机关开展“当一天站长”活动,组织青年干部深入驿站了解职工需求,优化服务内容;泾阳县充分利用工会驿站阵地,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防暑降温服务;铜川市总工会结合“工会驿站提质增效”行动,在33家工会驿站增设防暑降温专区,着力构建“15分钟清凉服务圈”,让户外劳动者随时享清凉。
健康服务更加深入细致。省总工会、汉中市总工会与宁强县总工会联合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体检活动;省国防工会联合省邮政管理局为500名快递行业劳动者开展移动体检专项服务;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结合系统特点,开展“送健康”志愿服务,为高校师生、医院职工、科研人员提供针对性服务;中铁一局工会开展40场心理健康服务送基层活动,以“菜单式”服务满足职工需求。
法律维权服务同步跟进。泾阳县开展“送清凉+普法”特色活动,邀请专业律师现场讲解《劳动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劳动者增强维权意识。
文化服务也在不断创新。省宁西林业局将“送清凉”活动与“林间夜话”恳谈会、文体比武、文艺展演等活动相结合,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渭南、延安、宝鸡等地工会和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等产业工会将“送清凉”与“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职业健康宣传周等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安全培训、隐患排查等形式,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活动期间,全省共开展监督检查9493次,排查危害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故隐患1.69万件。
从物质关怀到精神滋养,从个体服务到家庭关爱,从健康保障到权益维护,“送清凉”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持续扩展,真正实现了“清凉服务”的全面升级。
2025年“送清凉”活动,陕西工会以扎实行动将关怀送至生产一线,把清凉注入劳动者心田,有效防范了高温作业风险,守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这场覆盖三秦大地的“清凉行动”,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职工群众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工会组织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使命担当,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良好氛围,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起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