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志新 刘茜
国庆前夕,富平县总工会策划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暨全国劳模、大国工匠进企业宣讲活动”,邀请全国劳模、三秦工匠董宏涛,富平籍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张新停走进大唐富平热电生产一线,用亲身经历与感人故事,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今年以来,富平县总工会肩负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重任,以“中国工人大思政课”为载体,融合红色革命精神传承与职工服务,通过宣讲润心、阵地暖心、服务贴心的路径,让思政课扎根生产一线,凝聚职工力量,以“小切口”做实职工思想引领,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铸魂育人 让红色宣讲“声”入人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富平县总工会依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将红色血脉赓续与“三种精神”弘扬相结合。2024年首届“频阳工匠”评选发掘12位行业技能标杆,2025年第六届县级劳模评选树立新典型。同时开展“职工幸福大讲堂”、劳模工匠疗休养活动,举办劳模工匠精神研修班、工会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实现思想引领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宣讲打破课堂壁垒,在车间、田间设“微课堂”,“身边榜样”的讲述摒弃空洞说教,以亲和力、感染力引导职工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不仅如此,县总工会还将思政教育融入职工文体活动中:2024年五一前,全县干部职工趣味运动会吸引1700余名工会会员参与;2024年富平春晚,县总工会选送歌舞情景剧《写故事的人》,讴歌劳模风采;2025年元旦前“迎新年”健步走活动,展现职工昂扬风貌,活动寓教于乐,让思政教育潜移默化。
固本强基 让服务阵地“建”到心坎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阵地是服务职工的“桥头堡”。富平县总工会将服务阵地建设作为落实“大思政课”的重要抓手,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22个怀德驿站、14个工会爱心驿站、5个全国职工书屋、1个200余平方米的省级示范性货车司机之家,1个集休息、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农机手职工之家,5个省级母婴关爱室、2个省级职工书屋,这些工会服务站点虽小,却功能实用,成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一线职工“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温馨港湾。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增多、分布分散的特点,县总工会推进行业性工会建设:先后成立农机手联合工会、货运物流行业工会联合会,在9家货运企业建工会;将组织延伸至外卖、快递平台及6家家政公司。近期计划依托奶山羊产业协会和技术服务中心,建立奶山羊产业链工会联合会,让新业态劳动者感受到“家”的归属感。
精准服务让关爱关怀“实”见成效
富平县总工会以解决一线劳动者“急难愁盼”为思政工作出发点,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品牌活动。2025年高温季,“夏送清凉”覆盖全县规上企业。连续三年为跨省作业农机手举行出征仪式,2025年联合县税务局送清凉、送政策到麦收现场,为农机手减免税费超10万元,做法入选省级工会创新案例并获中工网报道。
县总工会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与健康,推出“工会移动体检车”义诊,开展“暖冬行动”赠送人身意外互助保险。此前,美团一名骑手意外去世,县总工会及时启动互助保障程序,将3万元慰问金送到家属手中。
通过一系列关爱举措,将思想引领转化为工会对职工的深厚感情与务实行动,让工会成为党联系职工的牢固桥梁,成为职工信得过的“娘家人”。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