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煤矿是尘肺病高发区。继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之后,尘肺病人群体受到高度关注,但维权依然困难重重,部分危重病人在痛苦中煎熬。
目前中国有580万名煤矿工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杨栋梁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指出:“我国职业健康特别是职业病防治工作差距还很大。”
部分代表委员提出,必须制定具体可行的劳动保护制度,减少尘肺病诊治困难,不能再出现“赢了官司输了命”的情况。“想证明自己尘肺病,咋就这么难”
38岁的娄方强是贵州桐梓县羊磴镇白果村村民,在桐梓县龙华煤矿打工9年,正值壮年的他如果不是因为生病,可能现在仍在井下采煤,每月领着一份三千多元的报酬。
2013年8月,娄方强开始发觉身体不太对劲,肚子发胀,干活容易感觉累。经医院检查,娄方强患上了肺结核,于是他没打招呼自行离开了煤矿。2015年1月,经贵州航天医院初诊,娄方强有尘肺可能。
“我找煤矿要求出具职业病诊断委托书,企业说他们2014年7月份已经登报公告解除劳动合同,不给我出具证明。”娄方强说。现在他一边请法律顾问,准备走司法程序打官司,一边还得看病。由于新农合不给报销,看病全部靠自费。这两项开支让他不堪重负。
桐梓县安监局了解到这个情况,为娄方强开具了相关证明,让他直接去医院先做鉴定,可到了医院仍四处碰壁。“我不明白,想证明自己是尘肺病,怎么就这么难。”娄方强说。
龙华煤矿隶属于桐梓县世纪煤焦有限公司,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浪说,由于工人流动性太大,公司每隔一段时间要对人员“消肿”,但在登报解除劳动合同之前,娄方强已经发现了患有尘肺病的可能。
“当时他应该把检查报告交给矿方,由社保买单,因为他没报告给煤矿,解除合同之后就要由企业买单。”张浪说,“我们认为,劳动者个人也是有责任的。”
“赢了官司输了命”
“尘肺病患者处于社会底层,是最弱势的群体。”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国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患者需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检查诊断,并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文件,才能被鉴定为职业病。很多尘肺病患者由于无法提供相关文件,治疗和维权道路十分坎坷。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让他们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文件材料,以证明自己患了尘肺病,困难太大了,何况有些用人单位已经不在了,这更棘手。”桐梓县安监局副局长娄必伦说。
尘肺病未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尘肺患者无法负担高昂的医疗费,而尘肺病人一旦要维权,几乎便意味着漫长的官司。“等到打赢官司,工伤保险赔付下来,常常是赢了官司输了命。”娄必伦说。
“尘肺病到了晚期,除做肺移植外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肺移植尽管在技术上可行,但因医疗水平和费用问题,短期内不具备大范围推广的条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说。
如何维护他们的健康权益?
杨栋梁在记者会上说,中国有11000多个煤矿,有580万名煤矿工人,如果按三班倒的话,每时每刻都有近两百万人在地下巷道里作业。
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41家定点医院累计救助尘肺病矿工12.55万人。但由于防治工作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着情况不明、底数不清的问题。
如何维护580万名煤矿工人的健康权益?张国俊认为,首先必须解决诊断难问题,方便尘肺病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其次,加强对涉尘企业劳动保障的规范,制定法规强制企业缴纳相关保险。同时,建立防治救助基金,解决尘肺病患者就诊的医疗费用和生活救助问题。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要杜绝尘肺病人“赢了官司输了命”的悲剧上演,应将无法确认劳动关系、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职业病待遇和工伤赔偿的尘肺农民工患者纳入新农合。同时,鉴于尘肺病属于大病,治疗费用很高,建议将尘肺病纳入大病保险,提高报销比例,并将尘肺病治疗药物纳入报销药品范围。
同时,在工伤保险基金内建立“尘肺病救助基金”,使因企业未缴纳工伤保险而无法享受职业病待遇的尘肺患者通过此基金获得医疗救治。
“目前,对尘肺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王执礼认为,加强立法是关键,应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劳动保护制度,追究相关企业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对尘肺病诊断标准、程序、确诊单位进行改革,简化尘肺患者的权益救济程序。尽快引入竞争机制,减少诊断困难,让每一位尘肺病患者都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王丽 李惊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