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工程人的“营盘”
2024-07-24 10:52:27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王慧春

今天公司举行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昨天新分来的大学生报到,新老员工欢聚一堂,共同回忆拼搏奋进的七十载,在盛夏七月砥砺初心向未来。所有项目部的员工均在自己的“营盘”观看这场盛会,我也是其中之一,并慢慢地追忆随企业发展、自己在十几个流动工地走过的辉煌与风雨兼程的三十年,也通过纪录片感悟当年铁道兵风餐露宿练就的、一直传承至今的铁道兵精神。

1954年7月16日,铁道兵第二师九团在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诞生。那时的铁道兵,战争打到哪里,他们就行进到哪里,有时日行百余公里,还常常在夜里抢修铁路,为了前线物资的供给。绵延千里的铁路线上,哪里还有固定的营地,一个土坡或一间草房就是他们过夜的地方。

这样的一支团队,用他们满腔热血,用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一切为了抢修任务的完成”口号的鼓舞下,随战争沿线筑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那个时候,人民生活都不富裕,租用老百姓的平房或自己动手挖几孔窑洞,就是他们每修一条铁路临时的家。可就是这些人硬是凭借“不讲条件迎难而上”的精神修建了黎湛、鹰厦、兰新、包兰、襄渝等国家重点铁路,大大加快了新中国建设的步伐。

1994年7月,我毕业后如愿分配到中铁十二局第四工程处工作。第一站是广深准高速铁路,项目部是租用体育训练基地的二层小楼。广州的夏日酷热难耐,屋里只有一个吊顶风扇,只能24小时不停地吹,以至于住一屋的同事着凉,全身上下起了大片疙瘩。当时根本不知道是夜里吹电扇引起的。

高温天气下,白天上工地验梁,晚上一边画竣工图,一边用纸扇降温,照样把资料按时完成,并在验收时获得了各方的一致肯定。

1995年底,我们又转战广西老区。当时要修一座引水洞,拯救颗粒无收的农田,解救一直靠国家救济粮生活的百姓。项目部租用民房,一间房屋隔开,外面是资料室,里面是我和另一位女同事的寝室,没有窗户,白天进屋也只能开灯。到了梅雨季节,地上反潮能扫出水来,床板底下绿苔很多,偶尔遇到晴天拿出屋外晾晒,晚上能睡个好觉便是一大幸事。

部分技术干部和测量班试验室人员住在工地,雨季一来,不知道哪天就会涨水,房子有时会淹,外面的物资送不进去,他们只能喝自己接的雨水,顿顿方便面充饥。可大家一直发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午饭送到工地吃,晚饭安排在当地不定时停电的时间就餐,加班加点提前贯通了隧洞,让当地百姓五谷丰登、粮满仓。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个档次,“三线”建设随着工程开工同步到位,大多数工地已经是办公、住宿分开,窗明几净。屋里装有两用空调,带有卫生间,有统一的洗衣房、晾衣间。工作几乎是机械化、工厂化、智能化施工,很多事项都可在手机上操作。方寸之间,让祖国的高铁快速修建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中国地铁总里程1万多公里,也居世界第一。

我们工程人,“营盘”是定不下来的。三年一换,两年一移。所有员工更是走南闯北、马不停蹄地奔赴大江南北及世界各地,用一生的时光在临时住所里相互扶持、互相勉励。

曾经住过或即将入住的流动“营盘”都是见证,我们修建的铁路日复一日地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一路向前。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