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职场精英
傍晚,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权属西北资源铅硐山矿业公司采矿厂褪去了白天的热浪和繁忙。维修车间一角,灯光下仍有一个身影在忙碌,时而从容地翻动图纸核对数字,时而快速地挥舞锉刀修整配件……他就是被
张玉明芯业时代8英寸线项目继承陕西电子60年功率半导体经验积累,是陕西省强化本土半导体制造能力的关键支点,作为省内“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中的关键制造环节,未来将有效补强全产业链。依托陕西雄厚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张国伟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陕西电子芯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业时代”)8英寸半导体芯片生产线正成为陕西半导体产业破局突围的关键支点。8月5日,芯业
通讯员 程傲然“这是咱在海外打的第一仗,只能赢,不能输。大家有什么难事、急事都提出来,咱一块儿想办法。”在乌兹别克斯坦戈壁的热浪中,陕西省煤层气公司海外项目负责人赵浩楠的声音铿锵有力。从军营
文/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8月1日,走进西安市莲湖区虚拟养老院,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每天穿梭于社区服务站与老人家中,手机24小时待机,微信群里的消息秒回,一百多位老人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志勇近年来,在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包湾村的山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中年男人骑着一辆半新的摩托车,车座前总挂三个包:一个装着笔墨纸砚的塑料包,一个记满民情笔记的帆布包,还有一个装着政策文
在建筑一线,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以执着的信念、精湛的技艺和无私的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就是陕建六建集团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杨斌,一名在项目一线默默耕耘、锐意进取的优秀共产党员。
通讯员 张馨予在商洛市洛南县的秦岭深处,一条宛如丝带的公路——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路桥工程公司344国道古城至洛南县城公路改建工程(简称344国道改建项目),正蜿蜒穿行于洛河上游。在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何军一头干练的直发,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这是邵萍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入职15年,从营业厅的三尺柜台到政企客户的谈判桌,从网格长的走街串巷到教育行业的深耕细作,这位汉中移动政企部教育行业总
通讯员 鲁友广 人们惯于仰望城市拔地而起的高度,惊叹风驰电掣的建设速度。支撑这繁华的筋骨,是冰冷的合同条款、严苛的预算框架、精确的工程规范——它们如同纵横交错的规则“焊缝”,构
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一定要低盐低脂低嘌呤富含钾饮食,适当进食水果,多饮水。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次。”7月17日,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
通讯员 程宝康 “疏散组!2楼全体人员,立刻通过4号应急通道撤离!张栋,高举荧光棒定位出口!全体注意,向东南集结点集结,避让主干道!低姿前进,湿布捂口鼻,严禁使用电梯……” 近日
本报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高爷爷来了!”看到熟悉的脸庞,一声声稚嫩的童音在病房响起。夏日晨晖透过窗户,在病床前洒下光影。7月7日一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高亚正带着几名医护人
西安市阎良区(航空基地)北屯安置房二期项目作为市级重点项目,备受瞩目。在项目现场,总有一个身影忙碌地穿梭于钢筋水泥之间,他以专业的素养和坚定的担当精神,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17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为近千
在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安全生产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安全守护者。他以制度为盾、以科技为矛,在煤气管控、隐患排查、班组建设等领域深耕细作,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他就是能源管控中心安全环保组副组长高博,一位用
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坚定的地质人,25年时光流转,他始终初心不改,坚守在地质一线。他曾奔走在陕西、新疆、云南、贵州等地,参与重大生产、科研项目10余项,他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地质事业。他,就是
通讯员 汪清在孟加拉国帕德玛河畔,一条现代化铁路正迎来建设收尾阶段。这一工程凝结着中铁一局二公司孟铁项目负责人刘吉宏7年的坚守与心血,更将“中国标准”深深镌刻在异国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基建人的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吊运蓄电池组。通讯员 王琳智 摄6月12日,气温直逼40℃。在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车车辆段西安东库检车间门前,一辆满载碱性蓄电池的货车刚停稳,13名身着蓝色工装的女职工便一头扎进热浪中。工长李
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班组长惠抗,来自国家电投陕西公司榆林维检中心,他扎根风电领域12年,有着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近年来,他带领所在班组聚焦“零事故、零非停”目标,独创“三控一内化
通讯员 刘鹏飞 6月8日,在榆林新材料集团煤业公司洗煤厂检修车间焊花飞溅的弧光中,47岁的王红林正半匍匐在6平方米的钢丝网上作业,丈量、标画、校准……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 2011年,王红林
通讯员 洪梅 “小陈部长,快来帮我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好的,马上来。”6月6日,在陕西航空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硬)生产车间里,同事正向陈顺权请教技术问题。经他耐心
通讯员 高儒子 他身形瘦高,常戴着黑框眼镜,话语不多、声音低沉,“可他在工作中却是专业果断、敢于担当,是我们的‘老师傅’。”6月6日,他的同事对笔者说。 从青涩少年到而立之年,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袁征在信息机房检查服务器运行状态。6月4日清晨,西安铁路局西安电务段袁征和往常一样进入机房打开办公网,检查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机房的温湿度、服务器报警信息等环境参数。作为一名网络与信
郭旭“受邀参加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我们准备了售卖3天的陕西大熊猫七仔玩偶和挂件,没想到仅一天多时间就被外国参展观众抢购一空,甚至连展架上的样品也没能留住。”回忆起不久前在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如何将高校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所高校给出了答案。5月29日,西安工程大学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实验室内,该校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樊威与团队师生讨论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