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职场精英 用“心”追“技”三十年毫厘之间夺桂冠——记“陕西省机械冶金建材系统技术状元”周学忠
2025-08-15 11:22:5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傍晚,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权属西北资源铅硐山矿业公司采矿厂褪去了白天的热浪和繁忙。维修车间一角,灯光下仍有一个身影在忙碌,时而从容地翻动图纸核对数字,时而快速地挥舞锉刀修整配件……他就是被工友们誉为“钳工牛人”,代表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参加第四届“陕有色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荣膺“陕西省机械冶金建材系统技术状元”的周学忠。

  “哪有什么天生‘牛人’?取胜常在毫厘间。”谈及“钳工牛人”这个称号,周学忠憨厚一笑,“受当了一辈子维修工父亲的影响,干这一行快30年了。”

  30年磨一剑,曾经的青葱年少,如今已是鬓染霜华。在钳工岗位上,他参与公司众多重要项目,攻克无数个技术难关,赢得广泛赞誉,用行动诠释着“匠心”的执着追求。

  苦心学技怀“匠心”

  “在比中学、在比中干”,是周学忠精进的法宝。

  1996年,从陕西有色金属技工学校毕业的周学忠被分配到机修厂成为一名维修工。面对陌生的设备维修、安装、调试,初出茅庐的他没有退缩。白天,他泡在车间里钻研设备性能;夜晚,研读《机械制图》《高级钳工实用技术》等教材,消化师傅们传授的操作要领。汗水浇灌结硕果,2010年,他成功获取了高级钳工技师资格证书。

  此次能代表公司出战“陕有色杯”,他倍感珍惜。他表示:“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工人培养,‘师带徒’‘揭榜挂帅’‘五小’革新、岗位练兵等举措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舞台,激励我们不断磨炼技艺、提升自我,在公司岗位比武和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

  奋力克难锻“匠功”

  学以致用,方显价值。周学忠凭借独当一面的高超技艺不断刷新职业成长轨迹。

  1999年,井下首次安装放矿机。井下空间狭小,只能允许一人操作,对钳工打磨安装和设备调试能力是极大考验。入职三年的周学忠主动请缨。

  “溜井滴水顺着安全帽流下,汗水和着井水蜇得眼睛生疼”他回忆道,“接续‘战斗’36小时,终于调试成功,出井时,皮肤都被泡皱了。”这次的成功,充分检验了他三年的学习成果。

  2001年,凭借过硬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周学忠成为公司当时最年轻的钳工班长。因表现突出,200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他便迎来一场硬仗——选矿一分厂锌浓缩池因爬架老化频繁出现故障,急需更换爬架和电耙子。周学忠立即带领7名维修工投入战斗。他带头跳入4.5米深的锌浓缩池并精确测量拆除旧件、安装新装置。绘图、切割、打磨、组装,每个环节都做到了精益求精。

  “钳工被誉为‘万能工种’,就要敢于打破工种界限。我带出来的班组成员,个个都是‘多面手’。”周学忠说,“现在,我是一个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面对急难险重,冲锋在前是我的责任。”他坚信,只有不惧怕困难,方能战胜困难。

  勇于创新守“匠情”

  勇于攻坚、敢于革新是周学忠的工作常态。

  2023年,公司全尾砂胶结充填站调试遇阻。原设计每日需50立方米清水冲管道,远超清水池供应能力。周学忠领命负责技改。他经过严谨勘查、科学规划,选定深锥内生产水作为新水源,巧妙运用虹吸原理构建基础引流架构,结合加压技术克服输送阻力,成功增设一条稳定、高效的水源线路。仅耗资一万元,便大幅提升厂内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企业离不开创新。职工要善于发现问题,去研究、去攻关、去改变。”这是周学忠对创新的理解。

  2025年7月9日,第四届“陕有色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竞赛在铅硐山矿业公司如期举行。周学忠凭借高超的技能水平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毫厘之争中脱颖而出,勇夺钳工组第一名,荣膺“陕西省机械冶金建材系统技术状元”称号。“一战成名”的周学忠用30年蓄积的实力,完美诠释了劳动之美、工匠风采。

  “择一事,终一生。我将继续脚踏实地,与工友并肩前行,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赛后,周学忠动情的话语,道出了一位扎根矿山三十载的老钳工最质朴的初心与承诺。(于晓宁)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