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我重点关注居家养老与银发经济、公益诉讼立法、民营经济发展、青少年专门化教育等领域。”3月2日,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今年的建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舒适、便捷、有尊严的养老服务,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并将发展银发经济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这与高洁的调研不谋而合。
“我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希望能在家安度晚年。”高洁说,但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存在专业服务人员短缺、服务不够精细、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过去一年,高洁调研的足迹遍布全省,她深入基层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掌握老年人的真实需求。
在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李家堡社区调研时,她发现当地以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辐射带动社区(区域)级养老服务站的“星”型工作模式已初见成效。对此,高洁建议在全国推广这一模式,并提出了在社区建立“时间银行”,即将养老服务板块嵌入现有银行体系,志愿者为老人服务可积攒时间币,用于未来兑换服务,还能获得基本报酬,以此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
“我认为这一模式能够吸引更多有时间的人参与社区养老,有助于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的问题,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高洁说。
“提案的根基在调研,底气在实践。”履职多年来,高洁一直将这句话铭记在心、践之于行。她连续两年提交的关于检察公益诉讼立法的提案已被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提出的关于专门学校建设的提案同样取得显著进展,教育部积极采纳相关建议,陕西省已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多地加快专门学校建设步伐,部分学校即将迎来首批学生。
从司法实践到民生提案,高洁始终以“小切口”撬动“大作为”,展现她身为检察官与政协委员的双重担当。高洁表示,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为国家和陕西的发展献智献力。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