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山位于华山的西边。传说少华山与华山是玉皇大帝御花园里的一对仙女显化而成,因为比华山低,被封为少华山。
夏天曾经上过少华山,感觉虽没有华山那种闻名天下的险峻挺拔,但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天然的秀气。在这个深秋的季节,少华山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怀着强烈的好奇,我忍不住想去看一下。
进山门,坐摆渡车走了三五里,道路一分为二。开摆渡车的师傅说,向东的通往潜龙寺,向南的通往石门峡。我们先去潜龙寺。
坐在通往潜龙寺的索道上往西看去,西边灰色的崖壁有点儿太行山的样子,直立,高耸,既像柱子又像屏风,不仅秀气而且阔气。
忽然,崖壁上面一个山头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山头一片红,像是霜染丹枫、像是晚霞满天、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
出索道,站在索道上站外面的平台东望,远远的,一条棕色巨龙在深绿色的山岭中游弋。巨龙身后,在茂密的丛林中,隐约可见潜龙寺红色的院墙。
巨龙是一条修建在空中的玻璃栈道,走在上面,腿多少有些发软,心多少有些发怯。扭头看看两边,有的游客双腿颤抖;有的吓得止步不前,同伴再鼓励都不敢迈一步;有的已经退到玻璃地板以外了,仍然心有余悸,恐惧不已;有的干脆绕道而行……
站在龙背,环望四周,四周一片斑斓锦绣。山坡上的植被像是神仙种的花草,浅绿、墨绿,紫红、桃红,橘黄、金黄……一团团,一簇簇,惊艳迷人。面对眼前的景色,我忽然觉得自己的语言是那么的匮乏,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
因为峰峦的遮挡,此刻,一些山坡沐浴在朝阳之下,一些山坡还笼罩在高处山头淡淡阴影的笼罩之中。沐浴着朝阳的山坡上,锦绣一样的林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给人一种新鲜、生动、水灵灵的感觉。笼罩在阴影中的山坡,给人一种雾里看花、诗意朦胧的感觉。
游完玻璃栈道,我们游潜龙寺。
相传,西汉末年,篡权的王莽追杀汉室后裔刘秀,刘秀逃进少华山一座古庙中幸免于难。后来,刘秀推翻王莽政权,建立东汉。其子刘庄即位后,为感念父皇恩德,在刘秀当年潜藏的地方建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寺院,取名潜龙寺。
走进潜龙寺,最惹人注目的是院子里那两棵高大的银杏树。顺着树干向上看去,头顶上是湛蓝的天空,天空下是金黄色的银杏树,银杏树周围是红色的庙宇。蓝色的天空、金黄的银杏树和红色的庙宇构成了一幅鲜艳、澄净、涤荡人心灵的美妙画图。
在潜龙寺休息时,一位同伴带的水喝完了,僧人热情地添上热水。记得上一次在这里吃泡面时,僧人不仅给我们奉上开水,还给我们端来了桌椅板凳。
从潜龙寺下来,我们去石门峡。
上一次,因为不知道少华山还有个石门峡,与其擦肩而过,遗憾地留下了悬念。这一次,我准备好好游游石门峡,一是探个究竟,二是消除悬念。
在路边看石门峡游览导示牌,只见上面写着石门、九龙关、飞来石、金蟾望月、登云台、密林谷、天崖、天仙瀑布、鹰石、柳林川、石板河……等景点,全长五六公里。
沿着蜿蜒延伸的步道往里走,潺潺的流水声一路相随。扭头看去,宽敞的河床里,水量丰沛,水质清澈,河滩里长着参天的杨柳,河岸边开满了灿烂的菊花。
越往里走,两边山坡上的植被越密越厚,秋色越来越浓。走在浓浓的秋色中,仿佛走进了十里画廊,惬意而舒服。
忽然,远处的一面山坡吸引了我的目光。山坡上是一片醉人的金黄,好像是到了西北的胡杨林,好像是到了东北长白山的原始森林。感觉心脏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激动得想大喊大叫。
再往里走,两边的山坡变成了天开画图。这种画图给人的,已不仅仅是惊喜,而是一种敬畏。我忽然明白了古代先民为什么那么崇拜自然,那是因为大自然的魅力折服了祖先,使祖先油然而生敬畏之心,把它们奉为神明,拜为图腾。
再往上走,仿佛走进了梦幻仙境。仙境中有浪漫的金黄色、热烈的深红色、成熟的黑绿色,有亭子、有苔藓、有古树枯藤、有厚厚的落叶、有充满沧桑的奇石、有来来往往的游人……
14:55,到达石门峡景区终点——石板河。在终点,羊肠小道被栅栏封闭,路边一个牌子上写着“密林谷未开发区域,游客止步”,另一个写着“野猪出没,请注意安全”。我终于游完了石门峡,消除了心中的遗憾。
“藏在深闺人未知”。坐在出山的摆渡车上,回想一路看到的情景,头脑中忽然冒出这个想法。(秦永毅)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