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萍
我的记忆长河中,始终有一段关于洋芋擦擦的记忆。
我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是一个物资不是很丰富的年代。每当袅袅炊烟在家家户户窑顶升起,陕北主妇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只见她们把粗粝的玉米粒浸润到大铁锅中,将灶内柴火烧得旺旺的,又将圆滚滚的洋芋擦成丝状、拌上玉米面后,均匀撒在铁锅内的蒸篦上。在等待玉米粥和洋芋擦擦成熟的空隙,手脚麻利的主妇又赶紧从酸菜缸里捞出一大碗酸菜,再舀出一碗酸菜浆水。待洋芋擦擦出锅,浇上浆水,撒点盐,浇一点蒜水,既可当菜又可当饭。
每每饭点来临,看着桌上的洋芋擦擦、一锅玉米粥以及酸菜,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抗拒与无奈。那时的我总幻想能有一个白面馒头或是一口铁勺炒鸡蛋吃——而非眼前这碗干巴巴的洋芋擦擦,不但口感粗糙,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远不及白面馒头甜香。然而在幻想和现实之间,我终归选择现实,硬着头皮一口一口地咽下去,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既然无法改变当下,那就适应。我开始尝试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洋芋擦擦。我学会了在品尝时细细咀嚼,感受那份独特的口感和味道;我学会了在饥饿时满怀感激地享用它,因为它是我能够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渐渐地,我对洋芋擦擦的感情由最初的抗拒转变为接受,再到后来甚至生出了一丝难以割舍的眷恋。
随着时代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洋芋擦擦不再是餐桌上的常客,只是偶尔客串一下。其制作方法不断创新,只见主妇将那些圆润饱满的洋芋去皮、洗净、擦丝,拌上适量的白面和调料轻轻搅拌,让每一根洋芋丝都均匀地裹上面粉。接着便上锅蒸制,满窑弥漫的都是洋芋特有的香气与面粉的香甜。
当热气腾腾的洋芋擦擦被端上桌时,浇上由酱油、醋、蒜蓉、葱花和油辣子调成的蘸汁,配上西红柿酱和切得碎碎的韭菜,还有那陕北的灵魂调味品——葱草花炸成的油料。洋芋的软糯、面粉的筋道以及调料的鲜美在口中交织碰撞,真是一道人间美味。
岁月流转,洋芋擦擦不仅走进了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也走进了大饭店。除了传统的蒸洋芋擦擦,还有鸡蛋炒洋芋擦擦、火腿肠炒洋芋擦擦、面皮炒洋芋擦擦、洋葱辣子炒洋芋擦擦……花样繁多。洋芋擦擦演变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许多游客在游览陕北这块红色的土地时,都会品尝这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对于我们这一代陕北孩子来说,对洋芋擦擦的记忆如同一首悠长老歌,每当响起,总能唤起心中那难以割舍的温情,让我们在回味中感受那份简单而纯粹的美好。(单位:延长石油七里村采油厂)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