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半缸水
2025-02-19 10:21:32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来一瓶矿泉水吗?”疲倦的旅途中,耳旁响起的叫卖声惊扰了我的困意,望着明净的瓶装水,思绪如同被打开闸门,瞬间涌向老家的半缸水。

  童年仿若指尖流沙,唤醒了记忆。以前家安在陕南小有名气的蒿坪河畔,那时父母从安康城辗转至此,住在单位分的家属院里。院子很简陋,一排整齐的夯土瓦房,有一个颇为宽阔的停车场地,居住有二三十户,充满了简朴、宁静与祥和的气息。在那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父亲在围墙边搭建了一间牛毛毡伙房。伙房里有一口大水缸,缸体粗粝,缸底则渗透出一圈锈迹斑斑的绿迹。房外用砖头垒起了一个菜园,旁边栽了一棵芙蓉树。

  春日,枝繁叶茂的芙蓉庇护家园。它浑身都是宝,花儿可愈心,叶儿可愈身。常有邻里采下鲜嫩欲滴的芙蓉叶,佐以几瓣辛辣刺鼻的大蒜,放在石臼里捣烂,黏糊的汁液敷在被蚊虫叮咬得红肿的肌肤上,须臾间,刺痒肿痛便消减。

  院子里,父亲挑水的背影,日复一日地坚定而沉默。而母亲那个瘦弱的身影,总是在温柔地提醒:“半缸水,刚刚好。”

  我生长在清澈见底的蒿坪河畔,喜欢水却不会游泳,于是我和水缸有了说不完的故事。夏日骄阳似火,疯玩得大汗淋漓、嗓子眼冒烟的我,旋风般冲进伙房,舀起一瓢水,扬起脖子“咕咚咕咚”畅饮一番。清凉裹挟着快意席卷全身,全然将“小心喝生水跑肚子”的叮咛抛至脑后。冬日寒风凛冽,揭开水缸盖,氤氲水汽恰似袅袅仙气扑面而来,模糊了视线,即便冻得牙齿打战,也满心欢喜地享受这冰爽与甜润。偶尔,把头伸进缸里,或妄图发现神异潜龙,或大声吼叫,震得水花四溢,水声、笑声、闹声掺杂在一起,此起彼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武打电影《少林寺》风靡大江南北,让青春热血的我怦然心动,自告奋勇地揽下了家里挑水的活儿。院子不远处有一口老井,我满心满眼想要模仿少林武僧的豪情万丈,打水不用轱辘,直接连绳带桶丢进井里,晃动三两下,乘着波浪,扑腾几下舀满水,使劲向上拽。接下来是“赤膀挑水”、双手提水,不用扁担,幻想自己是一位身怀绝技的侠士。将井水“挪”进缸里远没想象那么轻松,几百米的往返,晃晃悠悠,桶里的水洒了一大半。虽说狼狈,却乐此不疲。

  我疑惑不解为啥只装半缸水,暗自思忖:难不成是大人心疼我年幼力薄,怕水重压伤了骨骼,耽误长个子?母亲微笑回答道:“一股脑把缸装满,若是落下灰尘、苍蝇什么的,水糟蹋了多可惜。”彼时,懵懂的我并未全然明白“半缸水总是新鲜”的意味。

  汉调二黄的旋律伴随蒿坪河畔的流水,绵延悠长,也让被誉为紫阳第一镇的沃土渐入佳境。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我家的那口水缸,也从伙房内挪到了伙房外。

  “有备无患”是母亲对我提出“为何不换个小一点的缸装满”疑问给予的第二个回答。雪雨天,她总有操不完的心,把闲置的铁锅、铝盆齐刷刷地摆在屋檐下接水。待雨歇雪化,仔细滤去杂质,将澄清的“天水”倾入缸中。我瞅着浑浊的水,眉头皱起,心里或多或少有些嫌弃。母亲见状,轻声细语地说:“这水可以洗衣、浇花,还能省不少水费。”

  犹记有一年,蒿坪街道停水好些天。平日里习惯了一拧水龙头就有水的街坊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乱了手脚。唯有我家那半缸水,优哉游哉,日子过得不急不躁。母亲心细又热忱,把储备的水匀些分给隔壁邻居,以解缺水之急。那一刻,我如梦初醒——这哪里是水啊,分明是未雨绸缪的生活预见。

  对于永远回不去的老家,心中总有丝丝惆怅和不舍。眷念昨天,匆忙今天,寄托明天。当面对挑战时,那半缸水提示我要从容。当遇到迷茫和不安时,那半缸水教会我要淡定。或许,“半缸水”的意义就在于生活不必总是满满当当,预留空间,有容乃大。

  (翁军 单位:安康市汉滨区工商联)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