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明
丁小村是知名的作家、诗人,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尤其出版的《大地的初心》,让人印象最为深刻,它不仅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书中的文字清新自然,非凡超俗,很有感染力,给人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让人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丁小村,原名丁德文,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十几年前,在汉中市作协的一次会议上,我有幸认识了他。当时,他在《衮雪》杂志当编辑,曾编辑过我的一些小文,我们一见如故,但后来联系很少。直到2016年,他创办了“二村”(读书村、丁小村言)微信公众号,我才开始重点关注他。加之随后陆续参加过市作协开展的一些采风活动,便有了一些接触和学习的机会,也因此才有了丁老师的签名赠书。
丁老师的这本新书分为“大地的初心”“山水异域”“生灵同天”“幸福源泉”四个部分。其风格可概括为:简素、凝重、深厚、顿悟。选取的意象往往为日常所见,是再熟悉不过的情景,如《看雪》《临风》《喜雨》《探花》《青山夕阳》《我与乡野》《村头老树的密码》等等,字里行间聚焦的是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思考,更有对理想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正是这些朴素与简单、本真与美好,让平凡的生活回味绵长。这种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创作,找到了常人不易觉察的意境,更是一种思想的升华,体现了作家的责任与担当,还带给读者无尽的遐想。阅读之余,犹如行走在绵延的大山之间,体味山野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近距离看见清澈的小溪,感受到大自然的清纯与宁静。但与此同时,也担忧大自然的纯粹美好是否会昙花一现,成为往事的追忆。这些自觉或不自觉的会触动读者,唤醒世人的灵魂觉醒与思考。或许,这正是文学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文学作品要达到的理想高度和深度。
大地,万物生长的根基;初心,随遇而安的坚守。纵观《大地的初心》,不难发现,作品融入了作者的亲身体验和经历,使得文字更具有情感张力和文化张力。这一点难能可贵,如描写大地上的乡村与城市,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都是所见所闻,如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其实离我们很近——“我每次看到野草山花,都忍不住想要走近去凝视一番”“倾听自然的清音,感受来自听觉的瞬间肃然。凝视季节的微妙变化,体会来自心灵的片刻安宁”。作者平淡细腻的语言,情感化的描述,都具有思想穿透力和艺术表达力,带给读者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享受。
这部散文集大都写自然风景,但也书写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满目春山一树茶》《故土三峡:永远的守望》等等,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再普通不过,但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有一部分人生活在社会底层,过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不易的生活,但作者用独特的眼光,用诗人的笔触,用真挚的情感,用温暖的文字,书写着普通人的闪光处,反映出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劳动人民顽强的精神意志,让我深深感悟到作者的超凡洞察力和语言精准表达的能力,正如书中内容简介所言:从穿过简素的文字,触摸自然的美好;沉浸于诗性的轻音,寻求心灵的顿悟。我想,这样的表达,更为妥帖一些。
写作是一种生活乐趣,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作者通过对自然风光、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和认真思考,生活的恬淡和温馨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深切地感受到大地上的生命虽然各自摇曳,却又相互依存滋养、相互照耀和碰撞,才可以使生命具有更高价值,世界也因此活色生香、旖旎生动起来。正如羊羔毛所说:《大地的初心》引领我们重新审视自然、认识生命、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宽广与深远的生命境界。
因此,在人与自然中呈现生命的哲思。或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新书散发的浓浓墨香。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