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旧毛衣
2025-03-25 14:03:07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我在衣橱最深处找到那件毛衣时,窗外的梧桐正簌簌抖落最后几片黄叶。靛蓝色的毛线早已泛起灰白,衣襟上缀着歪歪扭扭的补丁,像是父亲总也熨不平的旧衬衫,针脚细密处还留着母亲的气息,而磨破的袖口却分明浸着父亲的体温。

  那年隆冬的火车站台,我蜷在母亲怀里看父亲弯成一张弓,两筐山核桃压得扁担吱呀作响,结霜的鬓角蒸腾出白雾,军大衣后摆扫过月台积灰,拖出长长的湿痕。九岁的我突然发现,父亲宽阔的背脊竟被重物压出了微微的弧度,像老家屋后那棵被雪压弯的老槐树。“爸的背怎么驼了?”我贴着母亲耳语,却听见她喉咙里滚动的呜咽被北风扯碎……

  十六岁离乡求学那天,父亲执意要扛我的樟木箱,他深灰中山装的后背在人潮中忽隐忽现,领口磨白的边缘随步伐起伏,像浪尖翻涌的泡沫。我盯着他后颈新添的褐斑,忽然发现那个能单手举起石磨的男人,如今搬个箱子竟要中途歇上三回。火车鸣笛时他转过身,布满裂口的手掌匆匆擦过我的袖口,掌纹里的粉笔灰簌簌落在月台,转眼被南来北往的鞋底碾成尘埃……

  去年深秋陪他体检,CT室的白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父亲褪去外衣时,我瞥见他秋衣领口处蜿蜒的疤痕——那是十年前工地事故留下的。他总说早不疼了,可那道蜈蚣似的凸起分明在诉说某个暴雨夜的剧痛……此刻他俯身配合仪器,嶙峋的肩胛撑起单薄的病号服,后颈堆积的皱纹让我想起老屋墙皮剥落后的沟壑,三十多年来我首次发觉,父亲的背影竟比记忆里缩水了整整一圈。

  昨夜帮他整理旧物,在五斗柜最底层翻出泛黄的汇款单,八十年初的纸页脆得不敢用力,蓝黑钢笔字却仍清晰:“六元整,生活费”。那些年他总穿同一件卡其布工装,后背印着洗不净的机油渍,却月月雷打不动往家里寄钱。此刻台灯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墙面上,佝偻的轮廓与柜门上我儿时刻的身高线重叠,恍然惊觉光阴早已在我们父子的脊背上完成交割。

  在一个清晨,我无意间看见父亲站在阳台上拨弄花草,晨光将他镀成淡金色,旧毛衣袖口露出半截嶙峋手腕,指节因风湿肿胀如竹节。他弯腰修剪月季时,后颈的老年斑在逆光中化作星子,而那微微佝偻的脊梁,恰似故乡山岗温柔的曲线。我收拾好父亲的毛衣,呆呆的矗立在原地,看着晾衣绳上的蓝布衫在风里摇晃,投下的影子与二十年前父亲的军大衣渐渐重合。我突然明白,原来有些背影注定要经过岁月漂洗,才能读懂其中绵长的纹路,就像此刻掌心的旧毛衣,磨薄的经纬间,密密麻麻全是时光的针脚。(马晴盼 台小刚)




责任编辑:柏志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