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
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认真读完《焦裕禄传》,一位清瘦却坚毅的身影在我心中愈发清晰高大。书中的焦裕禄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一位扎根泥土、心系百姓的县委书记。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清廉,什么是人民公仆的本色。他的精神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兰考,一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苦的地方,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百姓生活困难。但焦裕禄同志眼中没有丝毫退缩,只有满满的决心和担当。
焦裕禄同志一到兰考,就深入基层,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冒雨涉水,观察洪水流势。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兰考的每一寸土地,为治理“三害”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为了防风固沙,他带领群众大力种植泡桐树,这些树如今已成为兰考的绿色长城,守护着这片土地。
在工作中,焦裕禄同志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要求严格。他生活节俭,一件旧大衣穿了多年,补丁摞补丁。他的子女在生活和工作上没有丝毫特殊待遇,和普通百姓一样自食其力。他拒绝了组织上给他的照顾,始终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工作,心中装着的只有兰考的发展和兰考人民的幸福。病重期间,他忍着剧痛,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疼痛部位,继续走在兰考的田间地头,为治理“三害”奔波操劳。
他就像一棵泡桐树,深深扎根在兰考大地,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廉洁奉公的深刻内涵。他将所有的心血全部奉献给了兰考人民,却从未为自己谋取一丝一毫的利益。他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廉洁的品质如同阳光,驱散了兰考的阴霾,为兰考人民带来了希望。
我常常在思考,是什么让焦裕禄同志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廉洁清正?答案是,他心中有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有着对廉洁奉公的坚定信仰。他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是“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的廉洁典范,更是“廉者,民之表也”的生动诠释。
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篇壮丽的廉洁华章,那廉洁之花,将永远绽放在岁月长河,永不凋零,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