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蜻蜓款款飞
2025-07-21 09:41:41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耿艳菊

  夏日,长长的胡同,老家门前的黄昏。那时候的蜻蜓真多,黄黄的身体扇动着透明的翅膀,在光线柔和的胡同里款款而飞。它们不怕人,胆子大而调皮。一抬手似乎就可以抓到一只。不过这是大人们的本领,我们小孩子可得借用大扫把,扑蜻蜓。

  一群小伙伴,一把大扫把,飞来飞去的蜻蜓,欢快的笑声,构成了一幅乡村傍晚嬉乐图。这样的风景,那个贫乏年代的游戏,不承想,数年后,成了夏日里遥远且美好的怀念。

  通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和父母的教育,我们知道了蜻蜓是益虫,吃烦人的蚊子。可我们依然举起了扫把,却变得非常小心翼翼。我们把扑来的蜻蜓放在蚊帐里捉蚊子,到睡觉的时候,再把蜻蜓放走。仿佛只有如此,夏日的夜方可酣眠。

  然而,多年后,此情此景只可站在时光的这端遥念怀想,在梦里与之相遇片刻。

  恍然间,我的孩子也到了我怀念的那个年纪。在夏日,我教他背有蜻蜓飞来飞去的唐诗,给他讲我们那个年代的夏日嬉乐情景和光阴深处的笑声。

  我们如今居住的门前,比过去老家的门前要清洁平整,可没有一棵树一株草,更没有蜻蜓飞过。

  不过旁边的郊野公园草木葳蕤,和过去乡村的景致有几分神似。我带孩子去那里找蜻蜓玩,可惜走遍偌大的园子竟没有发现一只蜻蜓的踪迹。平日里爱“招蜂引蝶”的那片薰衣草上也没有蜻蜓飞过,真让人难过失望。

  后来我们在这郊野公园的另一侧,用铁丝栅栏隔开的荒芜的园子里发现了一个荷塘,竟是荷叶田田,荷花亭亭。没想到被人遗忘的荒芜之地还有这么美的地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诗句早已在孩子的心田熟稔到脱口而出。我们为这样的发现而欣喜激动。而小荷早在很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已成为了蜻蜓的知己。我们以为这次终于可以欣赏到蜻蜓的款款飞了。

  那个有着徐徐凉风的黄昏,我带着孩子坐在荷塘边,像等一个老朋友那样等待一只蜻蜓的到来。

  直到天色微微暗,孩子有些着急了,我们的欣喜和愿望却没有成真,要等的蜻蜓依旧杳无踪影。

  望着无声无息的荷塘,荷塘里静美的粉荷花苞,我和孩子不由得轻声叹息。孩子的失望,我的惆怅,在晚风里流淌。

  “蜻蜓难道只在唐诗和你的小时候中飞,不想到我的小时候中来吗?”孩子很茫然地问我。

  “不是的,天晚了,蜻蜓大概也回家了,明天我们再来吧,早一点,或许就看到蜻蜓飞了。”这是我犹豫后给孩子的回答。

  我对蜻蜓的到来很不确定,也许真的就像孩子说的那样,它们留在了唐诗中和我们过去的时光中了。不仅仅是蜻蜓,还有很多曾给我们带来快乐,陪伴我们成长的东西,都躲起来不肯与我们再相见。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