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将天边染成温柔的橘色时,导航播报“距离目的地还有5公里”,我握着方向盘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些。窗外的风景便愈发熟稔,河对岸那开了二十年养老院的墙上“用心呵护晚年,让陪伴温暖每一天”的标语被夕阳镀了一层暖光,与记忆里母亲接送我上学的模样慢慢重叠,路边的竹林依旧茂密,恍惚间,小贩的吆喝声、街坊的讨价声又在耳畔响起,那种刻在骨子里的亲切,每靠近一步,心里的期待就更浓一分……
后备箱早被塞得满满当当,给父亲备的降压药和治心脏的药,按剂量分好装在小盒子里;给母亲选的棉绸短袖,印着她最爱的山水图案;还有给小侄子挑的奥特曼绘本,封面上的英雄举着光剑。一想到他看见绘本时蹦跳着喊“姑妈”的模样,嘴角就忍不住上扬。
离家门还有两百米,远远就看见路灯下,父亲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双手背在身后,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路口。母亲的头发又白了些,背也微微驼了,风把她的衣角吹得轻晃,她却始终盯着我来的方向。直到我的车拐进巷子,她急忙拉了拉父亲的袖子,声音里全是按捺不住的高兴:“娃回来了!你看,那车灯亮着呢!”
进了屋,餐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全是我爱吃的,红烧肉的汤汁还在微微冒泡,青椒炒肉的香气飘满客厅,连我小时候最爱的酸菜鱼,母亲都掐着时间做好,保证我回家第一口就能吃上。她一边往我碗里夹肉,一边絮叨:“多吃点,出门在外要顾好身体,现在这样就挺好,别学人家减肥,看你瘦的。”父亲没多说话,只是默默把红烧肉里的肥肉挑出来,把瘦肉摆得整整齐齐,推到我面前:“吃这个,不腻……”
饭后我刚要收拾碗筷,母亲一把抢了过去:“你一天上班带娃,累得跟啥一样,赶紧歇着,这点活我来就行。”一句平常话,却让我眼角突然发酸。收拾完,我们挨着坐在沙发上翻老照片,翻到高中毕业照时,母亲指着照片里扎高马尾的我,笑出了眼角的细纹:“那时候你总说要去外地读大学,我偷偷哭了好几回,就怕你在外面受委屈,哪承想现在反过来了,嫁得那么远,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每次都嫌你待得太短。”正说着,小侄子爬到我腿上,攥着我的手叽叽喳喳讲幼儿园的事,末了还凑到我耳边:“姑妈,咱们说好的,过两天我去你家,你要给我讲奥特曼的故事哦!”暖黄的灯光落在一家人身上,细碎的话语里全是寻常日子的温柔。
夜深时,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盖着母亲晒过的被子,阳光的暖意裹着淡淡的洗衣液香,包裹着整个身体,从骨头缝里都觉得安稳。忽然想起白天女儿攥着我衣角问:“妈妈,你每次回外婆家,最期待的是什么呀?”此刻我才明白,那些说不清楚的期待,是母亲晒过的被子,是小侄子扑过来的拥抱,是推开家门时满屋子的饭菜香,是能卸下所有疲惫,做回被疼爱的孩子。
这世上,走再远的路、看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奔向家门的每一步。每一次踏上这条路,心里都装着满满的期待,每一次推开家门,都被浓浓的爱意包围。这条回家的路,藏着岁月里最暖的时光,也装着我这辈子最珍贵的牵绊。(赫齐英)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