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命河
2025-11-03 09:51:4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严维佳

  在长寿之乡——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这里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似乎一切都与健康长寿有关,其中,就有一条以“生命”命名的奇特河流——命河。

  中秋时节,初到巴马,相比于网红打卡地百魔洞、长寿村、长寿岛、水晶宫和百鸟岩,遇见命河的确有些意外,却着实令人难忘。

  命河,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这里群山环抱,草木苍翠,气候湿润,平静安逸。在从被权威的《国家地理》杂志誉为“精美绝伦的大自然地下宫殿——长寿水晶宫”返回途中,登上公路旁、半山间建起的观景台,俯瞰那群山之间是一片平坦而碧绿的盆地,盆地四周是灰瓦粉墙、错落有致的壮、瑶、汉族村落民居,而中间一条缓缓流动、蜿蜒曲折的小河,就是命河。

  “大家知道它为什么叫命河吗?”导游小哥问道,我们自然不知。茫然间,他略显兴奋地指着山下说:“大家看,这条弯弯曲曲的河流,从右边流出,历经九曲十八弯,到左边消失,短短几十里河水,恰似草书写成的‘命’字。而如果再从左边往右倒着看过来,又好似草书的‘生’字,因而被我们巴马人称为生命之河,所以也叫命河。”

  在我们还将信将疑之际,导游小哥指导我们用手机横着拍、竖着看,河流果真呈现出像草书的“命”字,而把手机再倒过来看,又酷似草书写的“生”字。在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鬼斧神工之余,我不禁被巴马人能将山川河流与生命长寿联系起来的智慧与想象力所折服!

  当地有诗云:“命河永世荡清波,绕寨环村润稻禾。水味甘甜滋百姓,千家万户寿星多。”在巴马人看来,这条形似“生命”二字的命河,滋养的不仅是田园诗意、百姓人家,更造就着健康长寿的生命奇迹。

  据相关数据显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的巴马县,自1991年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以来,其百岁老人的比例持续攀升。截至去年,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达33人,远超国际标准4.4倍。目前,近30万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就有百岁以上老人逾百人,是国际、国内公认的长寿之乡。

  说来也巧,我们在长寿水晶宫地下溶洞口休息时,还真的有幸遇见了一位身背竹篓、手执木杖、头戴线帽、身材瘦小的老太太。闲聊时,我好奇地问起她的年龄,她看我听不懂方言,便用手比画着告诉我:今年110岁!我虽有些诧异,但即便如此,她也绝对是我今生见过的最年长的老人。

  从观景台驱车下山,在那社乡政府所在地,我们游走在阡陌纵横的稻田地垄,徜徉于宛若仙境的喀斯特群山之间,掬一捧清澈见底、甘之如饴的命河之水,尝试着闭上眼、深呼吸,近距离感受和发现命河之美:

  静静的命河,是大自然赐予巴马人长命百岁的神奇瑰宝。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溶岩地形与丘陵交错,气候温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弱碱性小分子水、强地磁力、高负氧离子和远红外射线等诸多条件富集区。命河水滋养的香猪、油鱼和火麻籽被誉为“巴马三宝”,两岸盛产的富含硒、锌、锰等微量元素的水稻、玉米和山茶油、火麻油,符合国际自然学推崇的日常饮食“谷菜食物营养论”要求。英国生物学家维德·杜克在此考察后曾感慨道:“上帝把最心爱、最珍视的自然资源都慷慨地赠予了这块神奇的土地!”揭示着巴马长寿之乡的神奇密码。

  弯弯的命河,是每个鲜活的人生都会经历曲折的真实写照。草书中“生命”二字的书写,从起笔到落笔,考验着手腕的左右翻转与腾挪。而命河流经的九曲十八弯,像极了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它似乎在告诫人们,从没有哪条自然的河流可以径直流淌,从没有哪个完整的人生可以一帆风顺,无需抱怨命运的坎坷,每一次曲折都将遇见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收获,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才不失为完美的人生。

  缓缓的命河,是所有生命都要面对消亡的终极宿命。放眼望去,命河流经这里也不过几十里,便消失在不远处的群山之中。命河去了哪里?导游小哥告诉我,它流进了喀斯特地貌的山体之中,成了地下暗河,尔后穿过几座山,经历几重天,最终流入巴马的母亲河——盘阳河,再汇入珠江,奔向大海。命河其实并未消亡,只是把一个生命融入了另一个生命,可人生哪有来世。即使像巴马这样的长寿之乡有多少长寿奇迹,当“命”字书写到最后一竖,拉的再长也终有收笔之时,无论人们有多么不舍,但注定没有生命可以永恒,唯有精神与英名可以永垂。

  巴马之旅,遇见命河。离开时,我没有应导游小哥之邀去探寻命河之源,因为我相信,凡事皆有因果,万物自有轮回,有些事未必都要追根溯源,好比人生,不论你出身如何,都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苏东坡《临江仙·送钱穆父》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说人生犹如一座旅店,我们都是行旅之人,无论你住多久,总有离开之时。唯有无悔过往,无惧去路,活好当下,乃是每位旅行者的座右铭,就像眼前这缓缓流淌的命河水,平静而不凡,润物而无声,欢快而悠长……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