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源极
当银杏叶把秋光揉碎成金黄的星子,当风里裹着茱萸清浅的气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便踩着细碎的秋声如约而来。这个浸润了千年时光的节日,一半装着古人对天地的虔诚,一半盛着对长辈的柔肠,在岁月里酿成了温润的记忆。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诗里藏着重阳最古朴的模样。从前人信登高可拂去灾厄,如今山径上的风景早已换了温情——城市的山道间,儿女牵着父母的手,把岁月的故事说给风听;乡野的坡地上,孙辈捧着野菊跑过,花瓣落进长辈的衣襟,成了最鲜活的祝福。
秋阳里的菊花总不负时节,黄得像染了蜜,白得似落了霜,引得老人们坐在花下,泡一壶菊花茶。水汽裹着菊香漫上来,抿一口,便把秋的清冽都化在了心里。重阳糕也是少不了的,糯米裹着红枣、果仁,蒸得软糯香甜,一家人围着揉面、点缀,指尖的温度里,藏着“步步高升”的祈愿。
“九九”念作“久久”,这节日就是为敬老而生。社区里,志愿者的脚步轻叩独居老人的门扉,义诊的暖光、崭新的被褥,把关怀递到掌心;养老院中,歌声绕着梁,老人们的笑眼里映着演出的光影;寻常家里,晚辈系上围裙,把烟火气熬成饭菜香,陪父母唠唠家常——原来最动人的孝心,从不是华丽的馈赠,而是一份稳稳的陪伴。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