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西十高铁上的“暖心驿站”
2025-10-29 13:45:12来源:陕工网
字体:【 】     分享到:

  

      在西十高铁四电集成项目部,有一间被工友们亲切称为“暖心驿站”的特殊办公室。墙上整齐悬挂着三块醒目标牌——“产业工人维权室”“产业工人管理室”和“产业工人服务站”,承担着多重使命。报刊架上分类摆放着各类书籍文件,写字板上清晰地展示着产业工人进退场流程简图,办公桌上备有医药箱、血压仪等应急物品。墙上“产业工人说事——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理有地方讲”的标语,恰是这间办公室最真实的写照。

一站式服务:筑牢权益保障根基
 

  在产业工人管理方面,项目部实施了精细化的进退场全流程管理。每位工人进场前必须完成体检,通过三级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并考试合格后,才能领取统一发放的防护用品。办公室内,按不同颜色分类的档案柜整齐排列,里面妥善保管着每位工人的“一人一档”资料,实现了从进场到退场的全过程可追溯。

  在薪酬发放环节,项目部全面实行工资全额代发制度。每月工人核对考勤与工资信息无误后,工资由项目部统一按时发放;工人退场时,严格执行班组核算、工人本人确认、商法部门审核的闭环流程,确保剩余工资由项目部一次性全额结清。整个流程规范严谨,有效保障了劳动关系的合规性与薪酬发放的透明度。劳资管理员刘嘉昱定期开展沟通对接工作,以细致负责的态度,确保每一环节落实到位,为劳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温情守护:打造产业工人“第二个家”

  这里不仅是一间办公室,更是工友们在忙碌工作的温暖驿站。一杯暖茶、几张桌椅,为疲惫的他们提供片刻舒歇;常备的应急药箱、定期测量的血压仪,守护着他们的健康;一部24小时在线的维权服务专线,则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都承载着项目部的深切关怀,让远离家乡的建设者们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心。

  这份贴心守护,悄然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强大凝聚力。当工人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一种“主人翁”意识便油然而生。他们不再是“被动施工”的执行者,而是主动为项目“操心”的参与者、建设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为安全生产建言献策,为工艺优化贡献“金点子”。一条条来自一线的宝贵建议,正汇聚成推动项目高效、高品质建设的智慧源泉。从“漂泊者”到“主人翁”,这场温暖的转变,始于项目部对“家”文化的用心营造。

普法教育:筑牢法治保障防线

  维权室的一角,设立了专门的法律知识阅读区。这里不仅陈列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政策文件、《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普及读本,还备有图文并茂的法律常识手册、工伤预防与职业病防治指南等实用读物,为工友们提供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法律知识宝库。

  在此基础上,项目部并不仅满足于提供静态的阅读材料,更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日常管理。项目部定期邀请商法部为工友们开展专题普法讲座。课程内容经过精心设计,紧密围绕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报酬、安全生产、工伤保险等工人最关切的核心权益展开。讲解过程中善于运用真实案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实用知识,真正引导大家从“知法”到“懂法”,并最终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守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套“静态阅读+动态讲解”相结合的普法体系,犹如为工友们配备了一把坚实的“法律盾牌”,不仅有效提升了整个工人群体的法律素养,更从源头出发,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筑牢了坚实的法治保障防线。

  西十高铁四电项目产业工人维权室与服务站的设立,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通过服务前置下沉、机制闭环运行,真正实现了工人“诉求有渠道、权益有保障、生活有温暖、发展有希望”。从“维权”到“服务”,再到“赋能”,西十高铁项目部的探索,深刻诠释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内核。(梁忠红 鲁燕)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