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11月3日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陕西省有2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主持完成的11个项目中,获奖人员中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57.9岁,全部获奖人员60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占81.81%。陕西省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励的科技人才队伍趋于年轻化,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为国家及陕西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这一明显变化是陕西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强生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发展引来源头活水,注入强劲动力的一个缩影。
作为科教、人才大省,截至“十三五”末,陕西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600.46万人。在陕高校110所,科研院所1500余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110余个;在陕“两院”院士66名,陕西正逐步进入人才聚集高峰期。
△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已成为创新人才聚集地
用好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
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重中之重,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引擎、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优势。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在省委十三届八次、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作用。全省各级党委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深入开展“大抓人才”工作。
在陕西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中,将“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加快打造西部创新高地”作为第一项任务,用了近2000字的篇幅,从六个方面对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中,均将人才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确定目标任务、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省委组织部专门出台了《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追赶超越若干措施》,提出产业领军人才计划、“政府+企业”联合引才、创建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提高基层一线人才待遇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
从2012年开始,陕西每年设立2亿元的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专项资金,近两年又提高到4亿元。“十三五”以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经费21亿余元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400余人 ,培养支持高层次人才5300余人、创新团队500余个。各市(区)也分别设立1000万元至6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在稳步投入的同时,一系列政策全面发力,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形成了以《陕西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为总纲,以《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等为支撑的“1+16”政策体系,涵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各方面。
与此同时,省里加大人才考核权重,将各市(区)、省级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人才引领发展的共性指标分值从10分提高到15分,将人才工作纳入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
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每人直接联系服务三名院士,对于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院士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经费支持、配备保健医生等措施为院士专家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建设省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制发 “三秦优才卡”,设立“人才贷”……全方位帮助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出台加强引进人才住房保障的《意见》,推动各市(区)建设人才公寓、发放住房补贴。全方位打造稳定向好的人才发展“优质生态”。
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品字形地标式建筑“涵英楼”巍然矗立,不断释放着它蓬勃旺盛的创新生命力。在这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高校、科研院所优势是陕西发展最大的“富矿”,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优势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科研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养在深闺人未识”,创新资源被浪费。
在探索“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中,2015年,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科优势、陕西省及西安市的政策与市场资源等,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应运而生。目前,创新港已经拥有近8000名研究生、29个研究院、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300多个科研机构、包括数十名院士在内的3万余名科研人才。
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才能强化创新发展策源力。陕西以央地、部省、军民“三个融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军工单位等科教人才资源,高水平建设全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窗口——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秦创原”以人才要素为核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性技术研发、校地校企合作、政产学研融合,打造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创新大平台,着力将“人才资源”与“事业平台”的乘数效应加速释放,以一流平台集聚一流人才。
与之同步的是,加大对“双创”支持力度,启动建设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从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全省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评选出770个高水平创新项目,转化率达45%以上,交易额达906亿元。
“人才活”则“满盘活”
人才强省建设,主题在创新,动力在改革。以促进人才创新创业为导向,陕西围绕授权、松绑、激活,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措施,推动科教人才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强势转化。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创新团队带头人汤慧萍教授(前排左)带领团队成员讨论3D打印成型工艺
针对一些地区和单位高精尖紧缺人才引进难的实际,通过建立“候鸟工作室”“假期工作站”等,采取顾问指导、短期聘用、兼职服务、项目合作、技术联姻等柔性方式,吸引120余名院士和1500余名海内外顶尖人才参与我省重大科研项目。连续举办4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让用得好、干成事的专家人才现身说法,讲述陕西的扶持政策、创业环境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现已累计吸引来自31个国家(地区)690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来陕参加论坛,2331名青年学者签约陕西,889名入选国家和省级人才引进计划。
激发创新活力,用好用活人才评价“指挥棒”是关键。为有效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问题,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1+6”实施意见,把创新能力、成果质量、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指标,实行同行评议、专家评审、社会评价,着力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与此同时,出台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若干措施》等政策,鼓励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到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离岗创业,将90%的转化收益奖励给成果完成人,5年内保留回原单位的通道;对通过竞标承担军品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按照项目经费的20%给予补助并提供贴息贷款。
集中实施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计划三大省级人才计划,“十三五”期间引进支持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6人成功增选“两院”院士 ,11人入选国外院士,240余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20余人获国家级奖项。
靶向施策破解基层引才留才难题
“引进的节奏赶不上流失的速度”,一度成为许多基层单位“留才难”的嗟叹,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此,陕西出台了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打出政治激励、政策倾斜、待遇保障、关心关爱“组合拳”,接续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引导各类人才到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给基层人才更多“阳光雨露”。明确规定省级机关公务员从基层干部遴选的比例不低于70%,市级机关公务员遴选原则上全部从基层人员中选拔。严格落实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的政策,并提高工作补贴和年限补助。连续5年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为乡镇(街道)招录公务员并逐年增加名额,近五年共招录621人,结合换届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驻村工作队员中择优选拔1371人担任乡镇(街道)党委班子成员。放宽乡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规定所有系列专业晋升高级职称必须有1年以上基层一线服务经历等。
——为人才下沉基层“铺路搭桥”。推进城镇与农村校联体、医联体建设,采取定期交流、对口支援等方式,引导优秀教师和医生到乡村一线支医支教。举办“科技慧三秦、建功新时代”高层次专家市县行活动,组织1200名余专家为地方经济发展把脉问诊,解决实际问题,签约环境流域综合治理合作协议、产业体系技术战略合作协议等。全省选派科技特派员1.5万余人次,带动3万余户17万人脱贫摘帽。选派8批295名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到县区挂职帮扶,帮助做好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工作。
——增强人才振兴的“造血功能”。出台乡村人才振兴《行动方案》,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培训职业农民15万余人、青年电子商务人才1万余人、农技人员6万余人。实施基层人才振兴计划,为乡村一线招聘农业、医疗、教育等方面人才2.3万余人。分级分类培训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等36万人次,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活跃在平原丘陵、山乡林间。
(当代陕西 沈 桦)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