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认定名单公示,共有13家进入公示阶段。
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
认定名单公示
根据《陕西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试行)》(陕工信发〔2024〕59号)、《关于开展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陕工信发〔2024〕60号),经遗产所有权人自主申请、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论证评审、现场核查等环节,现将拟认定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名单予以公示。
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实名书面方式反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处。
联系方式:
029-63915644
附件:拟认定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名单.doc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9月18日
这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
是如何认定的?
要具有“历史、科技、社会、艺术”四大价值。
根据《陕西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试行)》,陕西省工业遗产,是指在陕西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工业遗存。
陕西省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陕西省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厂房、车间、作坊、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与工业相关的管理和科研场所、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及构筑物和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产品、档案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业精神等。
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管理工作的原则为,发挥遗产所有权人的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动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认定条件方面,申请陕西省工业遗产,需工业特色鲜明,遗产价值突出,保存状况良好,管理水平较高,满足陕西省工业遗产评价相关指标。要求产权明晰;已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等。
如何保护?
每年要有“总结、计划”鼓励打造特色工业旅游线路。
保护管理方面,陕西省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当设置专门部门或由专人监测遗产的保存状况,划定保护范围,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持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确保核心物项不被破坏。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出现较大改变的应当及时恢复,核心物项如有损毁的应当及时修复。陕西省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于每年12月底前,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交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年度报告。内容包括当年工作总结、下一年工作计划、陕西省工业遗产权属变更和规划调整等情况。
利用发展方面,支持利用陕西省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鼓励利用陕西省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影视基地、城市综合体、开放空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业态。鼓励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等。
专家解读
为什么选中这13家?
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进程。
入选工业遗产名单的意义是什么呢?为什么选中这13家?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屈晓东。
屈晓东分析,第一批入选的工业遗产名单代表了陕西省乃至中国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重要成就,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和文化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发展的历程,承载了民族工业的记忆,展现了工匠精神和工业文化,对教育、科研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工业遗产作为优秀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过去工业发展的轨迹和成就。
屈晓东分析,这13家工业遗产被选中,是因为它们在陕西乃至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特色和成就。这些遗产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进程,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实物载体,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它们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反映出当时的科技水平、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屈晓东表示,工业遗产对工业文明发展将起到保存历史、教育后人、促进科研、文化传承、提升城市形象、发展工业旅游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为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工业遗产的创新性改造也可以成为城市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助于城市的有机更新,将废弃的工业区域转变为城市的新空间,如公园、艺术区、商业区等,提高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城市功能。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整治和生态的修复,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工业遗产转型为文旅地标
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工业遗产的利用发展现状方面,屈晓东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一些工业遗产已经成功转型为文旅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工业遗产的转型不仅保留了城市记忆,还拓展了文化旅游生活的新空间。一些工业遗产实现了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如文创产品开发、数字技术应用等,丰富了工业旅游的内涵。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资金支持不足、保护标准不明确、专业人才缺乏等;工业遗产旅游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产品形态单一,多数还停留在简单的参观游览阶段;部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一些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缺乏专业化服务,企业对旅游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缺乏潜力挖掘能力。
屈晓东建议,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公众参与度,创新利用模式,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通过旅游化改造,将工业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创新工业遗产的旅游产品开发,如结合研学旅游、体验旅游等,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推动工业遗产与当地社区的融合,通过社区的参与,增强工业遗产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