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秋雨下了一个多月,终于要歇口气了。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天西安雨水暂停。
明后两天我省大部仍有降水
部分地方能见度较低
10月12日我省大部地区有较明显的降水过程,11日16时到12日16时累计降水量:全省97站出现降水,超过50毫米13站,最大宁强站77.7毫米。全省最低气温分布:陕北7.6℃~12.5℃,关中大部7.9℃~14.2℃,陕南13.8℃~16.2℃。全省最高气温分布:陕北11.9℃~15.8℃,关中大部9.9℃~18.7℃,陕南13.8℃~21.5℃。西安城区最低气温14.2℃,最高气温16.2℃。
受西风槽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10月12日夜间至13日白天陕南东南部仍有明显降水天气,降水期间部分地方能见度较低。另受高空槽东移影响,14-15日我省大部仍有降水天气。预计10月13日陕北、关中多云转晴天,陕南阴天间多云,安康南部部分地方有小到中雨。14日陕北晴天转多云,西部局地有小雨或阵雨,关中多云转阴天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陕南阴天有小雨。陕北北部有4级左右偏南风。15日陕北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转多云,关中、陕南西部小雨、陕南东部小到中雨转多云。
西安市气象台10月12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预计本次降水将于12日傍晚前后逐渐减弱结束,由于空气湿度较大,12日夜间至13日清晨高海拔山区及河谷地带能见度较低。后期西安市仍维持阴雨相间天气,14日下午至夜间、16日、19日仍有较明显降雨天气过程,其余时段以多云到阴天气为主。
渭河出现今年第1号洪水
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级
受上游来水影响,渭河干流临潼水文站10月12日13时出现3020立方米每秒流量(警戒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渭河2025年1号洪水”在下游形成。
10月12日16时渭河魏家堡站流量3130立方米每秒(5-20年一遇),依据《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陕西省水利厅决定于10月12日16时10分将渭河流域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杨凌示范区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沿渭各市及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继续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撤离危险区群众,做好沿河清滩预警管控及重点河段巡查防守,聚焦水库、在建工程、跨河桥涵、工矿企业等重点区域领域撤离避险防御责任和安全度汛措施,落实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和水情通报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为应对黄河中下游秋汛,水利部10月12日对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今年华西秋雨(陕西区)
雨期长 累积雨量大
“这场雨持续太久了!”这是近期西安市民热议的话题。根据陕西省气象局发布的消息,今年我省出现1961年以来第二强严重连阴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获悉,2025年华西秋雨(陕西区)呈现开始早、雨期长、累积雨量大、暴雨频发、极端性强等特点。
秋雨于9月2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0天,较常年偏长14天;累积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6倍,连阴雨排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仅次于2021年;期间出现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13县(区)累计雨量达历史同期最多,5个国家级气象监测站日降雨量突破月/季极值。
9月18日为今年陕西最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共38县(区)出现50毫米以上降水,最大日降水量出现在镇巴(117.4毫米);渭南日降水量破秋季极值,蒲城、府谷、榆林、镇安4站日降水量破月极值。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通讯员 郭杨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多云 12℃~22℃
明天 阴转小到中雨 12℃~20℃
后天 多云 13℃~21℃
秋雨绵绵 西安城墙爬满青苔
青苔会对城墙造成危害吗?
连绵一个多月的秋雨让西安格外湿润,古城墙上已长满青苔,市民感叹到人都快要发霉了。
10月12日,在西安顺城巷和平门段,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见到古城墙青砖上长满了青苔,旁边行道树有些树干也被青苔占据。
路过的市民看到此状况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记录。在附近居住的马女士说,遇到连阴雨,西安城墙上偶尔会出现青苔,但面积不大,最近一个月的秋雨让城墙大面积出现青苔还是很少见的。
大量的青苔会对城墙墙体带来危害吗?西安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卢元介绍,大家所说的青苔主要是绿藻、苔藓、地衣三大类生物。绿藻和苔藓在湿润的环境下可快速生长。城墙上的青苔主要是绿藻和苔藓,这两种生物生长时不会分泌有害物质,等雨季结束就会进入休眠。而地衣生长对环境要求较高,生长时会分泌酸性物质,会腐蚀岩石和墙砖,但城市里很少有适合地衣生长的环境,城墙上偶有地衣出现,相对于城墙的体量,加之城墙本身的风化速度,可以忽略不计。
另据了解,苔藓还能减少雨水对墙砖的直接冲刷,抑制昼夜温差剧变带来的热胀冷缩。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强军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