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金立红 济南报道
因严重咳嗽在某互联网医疗平台咨询一位执业范围被标注为“呼吸内科”的医生,听从其建议吃药后病情加重,打电话到该医生所在医院,却发现其是推拿科医生?这是浙江一位姓何的女士此前对媒体反映的在网络问诊时的遭遇。
排队难的线下就医经历,是不少患者选择线上问诊的原因之一,也使得互联网医疗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但其诊疗质量却成为患者忧心的新问题。平台到底是谁在接诊?高达几百元的问诊费用却回复两句话是否合理?线上问诊是否真的安全可靠?这都是我们应该理性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对方回复我的是“正确的废话”
近日,济南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因身体不适在互联网诊疗平台线上问诊,但发现对面的医生总在说一些“正确的废话”,“比如月经不规律就会让我少吃凉的、别熬夜、规律运动,我体检查出肺部结节后在网上问诊,上传片子和报告后,对方直接把我体检报告结论读了一遍。”
张女士这种看似荒谬的经历背后,是不少曾经历过线上问诊的患者的痛。记者搜索发现,有不少人在网上分享自己在“线上问诊”“线上开药”的“血泪史”。
“某平台在线问诊,花了328元买了两天的问诊业务,本来以为可以多问一些问题,结果对方回了两句话就没动静了。”有网友在网上吐槽自己在某互联网诊疗平台问诊的经验引起不少网友共鸣,评论区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也曾遇到这种情况,挂号问诊后对方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回复两句话以后,问诊费用就这么打了水漂。
而另一位网友分享出来的线上开药经历也让不少人觉得“花钱买了教训”。该网友分享出来的聊天记录显示,其因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想要开具一种含有头孢的抗生素药物,但医生表示不可以开具后便没再回复。“不给我开药,也没有给我实质性的帮助,但我30块钱的问诊费却没有退回。”也有在该互联网诊疗平台有过类似经历的网友表示自己也曾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医生只说了两句话,‘把病历发过来看看’和‘挂个线下号过来面诊’,就不回了。”
互联网医疗发展正酣却又争议不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年3月22日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4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5139万人,占网民整体的37.9%。
此外,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业务覆盖区域持续扩大。上半年,京东健康覆盖全国400余个城市、10万余家门店,带动营收同比增长34.0%。3月至9月,阿里健康的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7%、172.2%,旗下天猫健康平台服务的商家数量超过3.2万个,同比增加4000余个。
互联网医疗发展正酣,但个别互联网诊疗平台却争议不断,引发患者不满。在某投诉平台,关于“互联网医院”的投诉有七百条,关于“在线问诊”的投诉有三百九十多条,内容多为医生回复敷衍、不及时、用户付费得不到相应的服务、退款难等问题。另外,根据《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然而,记者在“好大夫在线”和“百度健康”体验后发现,明确告知医生是首诊后,依然可以付费成功,医生也正常接诊,但在隐蔽处会标注“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和“回复仅供参考”。
“桃子互联网医院”问诊时自行填写病情便可开药
记者在淘宝购买治疗处方药左甲状腺素钠片时发现,患者只需在填写问诊信息时写明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该平台分配的问诊医生便会直接开具电子处方,进入付款页面。而在不少线下药房开具处方药时也存在这种情况,店内工作人员索取记者身份证号码后,便在线上连线医生,在医生并未与记者沟通病情的情况下,便能开出患者想要购买的处方药。
上述接受采访的张女士则表示,真要遇到病情紧急的情况,当然不会选择互联网诊疗平台,毕竟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疗手段,“如果真是我自己感觉特别严重的问题,就直接去医院找专家了。像一些不着急的但是又想知道有没有啥大问题,就会随便在网上找个最便宜的号让人家看看片子或者报告。”
此前也有业内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互联网医疗的定位是轻问诊,其适用范围是对轻症的诊疗及对疗效的确认。而复杂病症的问诊,其首要追求是问诊的精准性而不能是便捷性。
公立医院线上平台成为患者问诊新方向
与线下问诊相比,患者对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寻医问药存有拿不准医生资质、对诊疗结果存疑等种种顾虑,但公众对便捷就医的需求仍十分旺盛。特别是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一些患者担忧线下就医排队时间过长,且病患扎堆易引发交叉感染,更青睐网上问诊。
山东省立医院的互联网门诊
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要畅通上下转诊渠道,推进“互联网+”服务,保障群众诊疗需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广东省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呼吸科主任卢根则提出在呼吸道感染的高峰季节需要复诊的患儿,医院将引导其到医院的互联网去线上就诊。此外,卢根表示,该时期和10月份相比,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人数增加了70%左右。
不少患者因担忧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更倾向于在公立医院的官方线上平台进行问诊,这无疑也是保障患者权益的方式之一。记者体验发现,在济南已有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第二人民医院等不少医院开通了互联网门诊功能,患者选择门诊后还可以在线选择医生进行挂号,随后可以发起问诊。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类挂号和在线下几乎无差别,“医院的互联网问诊就是每个医生一个码,那个码就是他自己,只要挂他的号,就是他本人在回应。”
为强化“互联网+医疗”法律监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服务内涵、准入、执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
此外,更要明晰的是,线下医疗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互联网医疗是对线下深度诊疗的辅助,需与线下医疗高效配合、融合发展,在各自跑道内合力发挥整体效能。
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强监管的护航。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雪倩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时表示,应从四方面搭建互联网医疗的监管机制:第一,互联网诊疗平台需搭建监督体系,确保诊疗记录可识别、可留存、可查询,即保证互联网诊疗的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第二,平台监管系统数据需对监管部门开放,保证监管部门可实时核查医生资质、诊疗活动规范性等;第三,需明确判定违规行为的规则和边界,通过智能技术对越界行为进行监测捕捉;第四,搭建监测反馈系统,以便监管部门监测到问题后反馈平台予以整改。
百姓苦线上问诊乱象久矣。多位受访者向记者表示,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各类问题使得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度也在下降。除各部门的监管护航外,互联网问诊平台也应进行自省自查自纠,在满足患者便捷就医的诉求上多做文章。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