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许多学校在开学后都会要求学生上交手机。有孩子为此动起了歪心思,想利用网上的各种“上交神器”,或是对手机偷梁换柱,或是将手机百般藏匿。而售卖这些“神器”的网店,也在近期因此迎来了一波购买热潮。
学生偷藏手机 老师只能“斗智斗勇”
在初中担任过多年班主任的陆颖(化名),平日里不仅要抓学习,还要抓教务,在学生交手机这件事上,她也有过不少次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经历。
“我们学校很早就有自己的校规了,比教育部发文说要管理学生手机还早。”陆颖回忆,一开始学校考虑到学生可能有急事要接打电话,因此并没有强制收手机,仅仅规定了不能用手机来娱乐。但后来发现,孩子偷偷拿手机出来玩的情况还是存在,所以只能“一刀切”,全体学生在早晨到校时都必须上交手机。
收来的手机,会放进教师办公室的柜子里。原以为这样就能万事大吉,但陆颖巡查班级时,居然还能看见有学生在偷用手机。
早上明明都交齐了,怎么还有手机在学生手上呢?一问才知,学生早上确实交了手机,但交的是家里的“古董机”,能玩的智能手机还留在手里。后来经过排查,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除了古董机,有的学生上交的甚至是“模型机”。
之后的一次班会,陆颖把问题向全班作了通报,在收手机时也定了新规矩,以前是所有人来了之后自觉交手机,班干部负责监督清点数量,现在是分成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收齐后放到对应的袋子里。那些糊弄过自己的学生,陆颖会特意留个心眼,看看他们交的手机是不是“真手机”。
对于学生跟老师耍心眼这件事,陆颖其实也能理解。“咱们成年人都会忍不住刷手机,何况十几岁的孩子呢。”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陆颖还是时刻告诫自己不能心软,发现一例就要处理一例。开家长会的时候,她也不点名地说了学生交假手机的事,让家长回家多留心,看看孩子是不是拿了家里的旧手机,是不是偷偷买了模型机。“这件事光靠学校是很难管住的,平时家长也得多帮忙。”
线下门店难觅 仿真手机网上热销
孩子们手上的模型机都是哪来的?记者走访了多家线下手机店,展示区外摆的基本是实机,只有少数店铺在后台会留存一些模型机,它们大多是实机的不同颜色版本,仅供顾客挑选比对,都不对外出售。
但即使能公开售卖,这些模型机恐怕也入不了孩子们的法眼,因为它们仅仅从背面看上去与实机无异,正面并没有屏幕,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带有宣传语的彩色外壳,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出分别。
线下门店的模型机难找且“一眼假”,线上却是另一番天地,售卖手机模型的网店非常多,产品外形也更加真实。记者下单购买了两款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模型机,到手后看到,两款产品都没有包装,也没有品牌、生产地址等信息,都是“三无”产品。
其中相对便宜的一款,还是能感受到与真机有些许不同,大小上比真机小一些,摸上去的手感也有些粗糙。而价格稍贵的另一款,记者也不得不感叹其做工之精细,除了不能开机之外,无论是大小、手感还是重量,都与真机很相似,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记者购买的其中一款模型机,无论是大小、手感还是重量,都与真机很相似
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时看到,部分网店显然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还会在产品名称上标注“学生上交”“上交顶包”。刚刚开学,这些网店就迎来了一波购买潮,有的店铺近24小时就有200多人购买。评论区里,还有不少疑似学生的买家留言,评价褒贬不一。“天呐这个是真像,打算开学拿去偷渡手机,祝我成功。”“感觉重量有点不对,摄像头有点假,耳机插口是实的,搞得我都不敢把模型机交了……”
为了让模型机更加逼真,有些网店甚至推出了“亮屏版”产品,价格要稍贵一些。所谓亮屏,指的是长按开机键后,手机屏幕上会出现“电量不足”的提示,还会发出振动,用来避免老师的突击检查。客服还提示,这种亮屏版模型机算是“消耗品”,没法充电,但平时不点开机键的话,内置电池的耗电量极小,足够开机亮屏上百次。
“神器”多种多样 网店宣传明目张胆
陆颖平时也会刷社交平台,她曾看到过其他学校的老师现身说法,为了查学生有没有私藏手机,甚至还用上了金属探测仪。“看完之后,我一下心理就平衡了,对比之下我的学生已经很守规矩了!”
之所以老师会用上探测仪这种“高科技”,或许和现在的学生过于“聪明”有关。在社交平台上,能找到很多篇学生写的“藏手机经验谈”。除了教“藏在哪”,甚至还有攻略会推荐“藏手机神器”,形式之多样令人瞠目结舌。
一款外观像保温杯的水杯,打开瓶盖可以正常喝水,而旋开底座,里面竟然有一个可以藏手机的暗格;一块普普通通的镜子,翻过来倒过去看起来都很正常,但如果手动把镜面和底座撬开,中间就会露出一块空间可以藏手机……除此之外,还有笔记本、书籍、闹钟、毛绒玩具等等,几乎每一样东西都能做出暗格,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这些推荐的“神器”,在网购平台上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商品。如果说模型机的卖家还能辩称是给手机店供货,那么这些售卖“神器”的网店显然就更加明目张胆了。“手机藏匿神器、100%安全入校、不限手机、隐私发货”,这些宣传语,明晃晃地写在了网店的宣传封面上。而对于“道高一尺”的金属探测仪,有些商家甚至还“魔高一丈”,推出了可混淆检测的“安全款”产品,价格也要更贵。
但这些产品,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还是要打个问号。记者尝试购买了一款用来藏手机的“伪装书”,但到手之后却发现,它的尺寸跟手机完全不匹配,实在太大了。书的侧面也没有做出正常书籍该有的一页一页的感觉,一眼就能识破。不仅是书,在其他神器的评论区,记者也看到了不少对于实物和宣传不符的吐槽。“空间太小了,手机都放不进去”“根本合不严实,打开时玻璃还容易碎”……
记者购买的一本“伪装书神器”,尺寸跟手机完全不匹配,做工也并不精细,很容易被识破
家长应做引导 制定规则堵不如疏
“学生在学校出现偷藏手机的行为,问题反而可能出在家长方面。”家庭教育专家、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雄认为,在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这件事上,家长的责任要比学校老师来得更大。
这一代儿童是伴随电子产品长大的,他们在社交、支付甚至是写作业等很多场合,都会用到智能手机。正因如此,家长更应该区分合理与不合理、适度与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在杨雄看来,与其一味禁止用手机,家长不如与孩子“约法三章”更好。比如在孩子完成学校课业后,可以给予孩子适当、合理使用手机的时间。同时,家长自身表率作用也很重要,若孩子在做功课时,家长却在旁边不停看手机,孩子就会感到不公平,所以家长在这方面要给孩子做出榜样。
至于说有些孩子会利用“神器”来藏匿手机,杨雄建议,家长应事先做一些“功课”,学会借助手机APP等手段,对孩子无节制玩手机的行为进行远程控制,并且事先应沟通好,如果孩子无法控制自己专心学习,家长就要把权限关闭。通过这样的约定与训练,让孩子学会自控,并且合理地使用手机。
随着手机在人们生活中作用越来越重要,时下由手机闹出亲子矛盾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杨雄认为,一旦发现孩子有沉迷手机的苗头,家长应尽早介入。“还是之前说的办法,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商量约定手机使用时间与规则,堵不如疏,不要让小问题酿成大问题。亲子沟通要坚持一个原则,就算家长与孩子由于手机问题发生冲突,家长也一定不要将孩子当成对手,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给予孩子信任与尊重,许多矛盾就会变得更容易化解。”
(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