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节,代客祭扫、云祭奠等新兴服务需求激增,对于一些异地工作、海外游子群体来说,代祭扫如今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记者注意到,网络平台中已有不少商家销售“代客祭扫”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市民在满足情感需求时也应防范相关风险。
市民:远在他乡无法归来 通过代祭扫诉说哀思
“代祭扫的方式,也是为了弥补我无法回来看望她的内心亏欠。”王凯今年28岁,在一家建筑单位工作。王凯从小是母亲一人带大,2023年夏天,母亲因病离世,而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每年回西安的次数屈指可数,随着清明节的愈发临近,他对母亲的思念也与日俱增。
“我的工作是跟着建设项目走,有的海外项目一待就是大半年,任务重工作紧,清明节的时候确实无法抽身赶回来。”王凯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一边是节日来临时对母亲的浓浓怀念,一边是远在他乡无法回家的亏欠,如何祭奠也成了他较为苦恼的事情,而“代祭扫”正是为他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慰藉,“去年清明节,我的朋友知道我赶不回来后,主动帮我为母亲进行了扫墓和祭奠,今年也确实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们了,便通过网上了解代祭扫的方式,得知殡仪馆已经开展了此类的业务。”
王凯说,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他,今年代祭奠是公益性质,不收取费用,通过预约的方式提供亲属信息后,工作人员会前往墓地进行清扫和简单的祭奠,并拍下照片发给他,对于殡仪馆这样的举措,他也非常感动,“我也简单写了一些话,希望工作人员能在祭奠时读给我的妈妈,告诉她我很想她,也感谢她曾对我的付出和奉献。”
西安市殡仪馆:市民确实有“代祭扫”的需求
代客祭扫是什么样的流程?对于有需求的市民,又该通过哪些正规渠道进行预约?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查询西安市殡仪馆微信公众服务号了解到,服务号中目前开通着“预约代客祭扫”的通道,点击预约后填写墓穴人姓名、预约日期等信息后即可提交,收费显示为0元。
记者随后咨询了西安市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今年的“代客祭扫”服务是公益性质的,并不收费,人员配备为一名司仪和摄影师,祭扫的流程为擦拭墓碑、献一束花及三鞠躬,整个过程会拍照录像。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本来是没有这项代祭扫的服务,但经过了解,确实有一些市民有这方面的需求,“整个服务是免费的,但如果市民实在需要祭品,我也可以帮忙代买,比如说买了40元的水果,你按票给我报销40元就行,不会多收费用。”工作人员说,最近已经有不少市民预约了代祭扫的服务,尤其是4月2日和4月4日较多,每天大概七八家。
心理专家:弥补亲人因无法祭奠的遗憾 心理上得到安慰
记者了解到,互联网发展下的“代客祭扫”服务并不是新鲜事,对于“代祭扫”,不少网友也对此持着不同意见,有网友认为,代客扫墓缺乏真诚,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对逝者来说并不尊重;也有网友认为,在真实的情感面前,代客祭扫的方式让远在天边的游子跨越了时空距离,是另一种形式的寄托哀思,并没有任何不当。
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刘祎告诉记者,目前已和家人们在上海定居,每年会在老人祭日回西安进行扫墓祭奠,顺便看望一下在西安生活的亲戚们,今年清明节一家人计划去游玩,所以便提前通过网络预约了“代祭扫”的服务,诉求也很简单,就是打扫一下墓地、献上一支花,“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墓地就像是死者的第二个家,清明节虽然无法回去,但通过‘代祭扫’的方式将墓地打扫的干干净净,也是一种思念和缅怀。”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逍认为,扫墓活动承载着几代人的家族观念,还有对中国孝道的践行,通过扫墓缓解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之情,对生者的精神慰藉,同时也是家庭文化的传承,对后辈生命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远在外地的,忙于工作的,因现实原因无法亲自去扫墓的,通过代客扫墓这种方式寄托哀思,即是表达思念亲人的方式,同时也是告慰已逝的亲人没有忘记她。这是一种积极的方法,给大家提供祭奠的便利,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弥补亲人因无法祭奠的遗憾,可以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注意:“代客祭扫”谨慎可能存在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清明节祭扫需求的多样化,网络平台上的“代祭扫”服务逐渐兴起,但其服务形式和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记者看到,西安市殡仪馆发出提醒,称近期经常接到投诉,不法商贩冒充西安市殡仪馆,在网上注册近似殡仪馆的殡葬专线电话及殡仪馆对外宣传视频的彩页、图册,误导欺骗群众,给群众提供非专业的殡仪服务,并收取高额费用……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记者注意到,相对于殡仪馆中明确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网络中不少“代祭扫”的商家则是为了挣钱而花样百出。在某平台搜索“代扫墓服务”,可见大量卖方提供扫墓服务,价格在数百之上千元不等,根据内容定价。有的商家打着“日常积善、能量强大、愿意帮助他人”的招牌,收费则是200一次且不接受退换;有的商家一次收费388袁起,而如果需要额外的“祭品”“磕头”等服务,则需要另加上百元不等的费用。
据媒体此前报道,广西南宁的苏先生长期在外地工作,由于清明节需要上班,没办法回南宁老家扫墓,看到网上“代祭扫”服务的弹窗广告后,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客服人员,并按照对方要求,先后支付服务费、买祭扫用品费等3000元,而在交钱后,却发现自己被对方拉黑删除。有业内人士支指出,网络平台中不少个体商家销售“代祭扫”服务存在价格不透明与虚高收费,而由于平台监管不足,商家资质审核不严,消费者可能遭遇“跑单”或服务严重缩水的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律师说法:
建议选择代客祭扫服务时签订书面委托协议
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长江介绍,代客祭扫是指代理扫墓人为祭奠人提供代为扫墓、祭拜服务的活动。祭奠人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提供扫墓、祭拜等服务,并通过网上交易的方式支付对价完成交易。代客扫墓在祭奠人(委托人)和代理扫墓人(受托人)之间形成了委托合同法律关系。
“在实践中,大多数提供代客扫墓的商家并不会和顾客签订书面的委托合同,极易因为双方未明确服务内容、标准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导致服务不符合顾客的预期(如祭品数量、视频真实性等)而产生争议。”朱长江说,在欺诈与违约风险中,代客祭扫服务的目标客户是在外地无法回乡祭奠的人群,部分网络平台商家可能存在收款后未按照客户要求实际提供服务或者通过伪造照片、视频等行为欺骗消费者的情况。此外,代客祭扫过程中需要提供墓园信息、逝者信息等内容,服务方若未妥善保管此类信息,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朱长江提醒:选择商家提供代客祭扫服务时应当签订书面委托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双方应签署书面合同或协议,明确服务内容(如祭品种类、视频时长、反馈形式)、价格、违约责任等。建议尽量选择正规服务渠道预约代客祭扫服务,如优先选择墓园的官方服务,避免通过陌生链接、弹窗广告下单,应核实商家资质及评价,警惕低价陷阱。在选择服务机构时,应当注意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