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安康讯(记者 吴琛琛)在位于安康中心城区的汉滨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夜校热潮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尤其是暑期来临,这里的市民艺术夜校更是开设了亲子班,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学习中度过别样的夜晚时光。这股热潮背后,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更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新追求。
“大家看,这一笔要平着拉过去……”近日,在汉滨区吾悦广场校区夜校的亲子书法教室里,老师正在上书法课,教室里有墨香,也有笑声,孩子们认真书写,家长在一旁临摹,时不时互相看看,点评对方的字。
“平时工作忙,陪孩子的时间少。这个亲子书法班太贴心了,可以和孩子当同学,一起上课、一起完成作业,很有意思。孩子现在每天都盼着晚上来上课。”汉滨区市民艺术夜校亲子班学员李女士说。
近日,记者在汉滨区吾悦广场校区看到,夜校的吸引力不止于亲子班,丰富多元的课程设置同样圈粉无数,舞蹈、乐器、口才、美术、剪辑……从传统技艺到现代技能,从兴趣培养到艺术熏陶,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夜校负责人田志强告诉记者,夜校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了“菜单式”课表,现在每周有500多名学员来上课,很多人上完一门又续报另一门。“我们把课时费压到10元以内,就是想让更多人能轻松走进课堂。”田志强表示,在这里,380元能上38个课时的艺术课,花一杯奶茶的钱就能学上一节钢琴课,高性价比让“不是私教读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价比”成了汉滨区年轻人的口头禅。
“我从零基础学到能弹《荷塘月色》,不仅学到了技能,更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90后”学员王枭说。专业的师资、科学的课程设置,让人们在这里既能提升技能,又能收获归属感。从年轻人到银发族,从个人学习到亲子共学,汉滨区的市民艺术夜校正以多元姿态,满足着不同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党委委员、区文化馆馆长郑杰介绍,市民艺术夜校是汉滨区文化馆从破解夜间文化服务的场地、师资、运行经费、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入手,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夜间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以汉滨区文化馆为核心,牵头实施全区夜间文化艺术服务,同社会艺培机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联合办学,采取成本价低收费进行惠民艺术服务。
“活动自2024年实施以来,累计开展培训30期,呈现三大亮点:一是规模持续扩大,单期学员从160人增至1060人,总培训12000人次。二是质量显著提升,举办11场成果展演,学员获市级奖项30余项,优秀学员120人。三是社会效应凸显,形成‘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新风尚,带动‘文化大讲堂’等衍生项目发展。”郑杰介绍说,现在通过总馆带分馆、线上加线下的模式,逐步形成了“15分钟文化学习圈”,市民步行就能找到就近的夜校点位。未来市民艺术夜校还会结合群众需求,增加非遗体验、职业技能提升等课程,让夜校不仅能滋养精神,还能赋能生活,真正成为大家身边的“文化便利店”。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