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 摄影报道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宝鸡人就能剪出整个世界。
何伟伟,宝鸡市凤翔剪纸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正用他的执着与热爱,让剪纸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走进何伟伟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墙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剪纸作品。何伟伟沉浸在剪纸创作中,剪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飞,片刻间,一个精美的图案便脱颖而出。传统的花鸟鱼虫、历史故事在他的剪刀下栩栩如生,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新之作让人眼前一亮。
凤翔剪纸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扎根于百姓生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时,剪纸不仅是人们装点生活的方式,还承载着驱邪祈福、迎祥纳瑞的美好愿望。无论是新春佳节张贴的窗花,还是婚嫁喜庆时的装饰,凤翔剪纸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大多数古老技艺一样,作为宝鸡市非遗项目的凤翔剪纸也面临传承的困境。何伟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立志让凤翔剪纸重新“活”起来。何伟伟自幼痴迷于剪纸,多年来不断探索创新,他深知这门古老技艺承载的文化重量,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和时代元素,让凤翔剪纸更契合当代人的生活与审美需求。
每周三下午,何伟伟的工作室就会坐满老老少少的剪纸爱好者,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何伟伟通过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剪纸爱好者,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凤翔剪纸。何伟伟会定期走进校园、社区、工厂,将凤翔剪纸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此外,他还借助互联网,线上分享剪纸知识和创作过程,让凤翔剪纸跨越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正如他所说:“剪纸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我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何伟伟用剪刀和红纸讲述着宝鸡故事,让凤翔剪纸这一非遗项目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何伟伟正在剪纸创作。
工作室门头的凤翔剪纸。
何伟伟和剪纸爱好者在传统手工的世界里探索。
何伟伟耐心向老人讲解剪纸技巧
融入现代审美和时代元素的剪纸小夜灯。
何伟伟展示创作的蛇年作品。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