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本报全媒体记者 韩晶贾广杰在测量零件尺寸。7月18日上午,中国兵器北方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精密车间内,53岁的操作调整工贾广杰凝神屏息,专注地伏在机床前。直径仅0.25毫米的铣刀化作一道银线,在餐盘大小的金属板上
凌晨4点,梅七线的铁轨还浸在墨色的寂静里,手电筒的光柱在钢轨间划出一道亮线。54岁的防护员朱志军猫着腰,仔细检查着反光背心的拉链、对讲机的电量,这是他从事铁路防护工作的第14个年头,也是咸铜线、梅七线线
通讯员 刘刚在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搬家中心安装二队,提起电工班的辛峥明,无论是并肩多年的老工友,还是初来乍到的新成员,无不竖起大拇指。扎根一线十六载,这位老电工早已是班组公认的技术“大拿”,
杨小玲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感谢安康乡村振兴空间妇联帮我实现了人生的跨越。”近日,安康市汉滨区34岁的主播马奉钱说。 2024年初,马奉钱入驻安康乡村振兴空间电商直播基地,开启了她的创业征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1号高炉出铁场的热浪,是有形状的。上午9时的阳光斜斜落在出铁场顶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高炉内部翻腾的铁水正将灼人的气息向外喷吐,两股热浪在场地里激荡碰撞,仿佛搅出一个无形的旋涡。 &
在陕建装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党员队伍始终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下属海西亚幕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龙,正是这支冲锋在前排头兵的生动缩影。他将“红色信仰”融入血脉,以“匠心
20年,小小的户籍室,早已超越了物理空间的定义,它是霍雪蓉安放青春,是她满腔热忱的“家”。 霍雪蓉,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民警。2002年参加工作的她,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干就是
近日,陕西地区持续40℃高温天气,热浪席卷大地。新丰镇编组场的钢轨温度已攀升至近 70℃,灼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一线职工却坚守岗位,用汗水守护着铁路运输大动脉的畅通。文/图 曹竹洁 郭少雄 车智贤 近日,陕
通讯员 于珍锐 初次在矿井昏暗的工作面见到李卫锋,他正猫着腰,仔细检查支架状态,汗水湿透了工装,脸上却写满专注与坚毅。 在陕煤澄合矿业合阳公司,综采队副队长李卫锋用十余年坚守,将“敬业&rdq
通讯员 朱鹏飞 工作中的任春军。 在陕汽控股车身厂涂装车间,任春军干活时总被认为在“绘画”——手握喷枪,身着工装,动作稳、准、细,每一“笔”都力求极致。 这个来自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7月9日至10日,第三届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西安举行。裁判席上,冯天雷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这位曾在全国大赛中获奖的外卖骑手,如今以裁判员的身份重返赛场。 从选手到裁判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7月10日,第三届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陕西队程迪一夺得金奖,陈本翔、卿立君分获银奖、铜奖。 当日上午10时许,决赛进入实操环节。作为第二次代表陕
通讯员 薛双娟 “安全生产月”里,张宝华最牵挂的事,就是矿井供电安全。在占地万余平方米的矿区,他如同高速运转的陀螺,每日穿梭于主副井绞车房、压风机房等供电关键区域,步数常超两万。 49岁
通讯员 舒杨 当“垮掉的一代”的标签逐渐褪去,90后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各行各业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在城市地铁幽深的隧道中,就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的守护者——钢轨探伤工。
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英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7月4日,记者在积木家全国连锁装修旗舰店见到装修管家席峰时,他正在与客户崔先生约定瓦工验收的时间。紧接着,他便带齐验收工具,背起背包前往玖玺大观小区。&l
通讯员 李春浩刚过小满,阳光正好。西安机车检修段主干道上,步调一致的一老一少有说有笑走向厂房。他们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机车检修段设备综合车间综合组的白继锋和白超师徒。一份钻研,两位匠人时针
通讯员 秦辉起重指挥、现场监护、安全巡查……在排列整齐的废钢斗旁、争分夺秒的交叉作业点、紧张有序的转炉平台上,处处可见穿梭在检修现场的“红袖标”。他们,就是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钢厂
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6月23日9时,西安城南旺座曲江一写字楼内,直播间的聚光灯下,张松饱满热情的声音穿透屏幕:“今天我们给到大家超划算价位,千万别错过!”他手拿产品,
文/图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6月17日清晨七点半,引汉济渭饮水工程项目部的同事还没吃完早饭,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测量员穆阿龙已背起测量仪器向工地出发。“测量工作容不得半点拖延,早出发就能为施工
直播 了解直播实时数据 试播 剪辑 选品 6月23日9时,西安城南旺座曲江一写字楼内,直播间的聚光灯下,张松饱满热情的声音穿透屏幕:“今天我们给到大家超划算价位,千万别错过!”他手拿
初见赵富强,很难将眼前这个身形清瘦、举止温文的形象,与雷厉风行的安全员联系起来。但当他翻开那本边角磨得发亮的安全检查记录本,密密麻麻的隐患标注与整改记录跃然纸上,钢城维修安全的“硬核守护者&rd
6月16日15时,日头正毒。北环线k40+400处的道岔区,钢轨被晒得发颤,热浪裹着碎石的焦糊味扑面而来。随着“天窗”命令下达,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阎良工务段国际港线路车间检查工区的郝非凡和党
文/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在现代社会双职工家庭增多、老龄化需求攀升的快节奏图景中,家政服务已从“生活选项”变为“家庭刚需”。当雇主期待更专业的服务匹配、
通讯员 张建峰 段建勤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在抽油机日夜不息的运转声中,有这样一位“老中医”,他用40年的时光聆听每一口油井的“心跳”,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把脉”每一个设备的&l
通讯员 段君龙工作中的张雷。在建筑工地的钢筋水泥间,有这样一位“安全守护者”。他用四年时间,从初出茅庐的新手,成长为专业的安全员,再到独当一面的起重机械管理专家,用行动诠释着“安全无小事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