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庆华公司塑料分厂的走廊里,悬挂着一块 “员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展示牌”,图文并茂,惹人注目。该分厂工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在项目的“主创人员”栏目里,阎增国的名字出现最多。那么阎增国是谁?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创新成果?
阎增国是塑料分厂的维修钳工技师。多年来,在塑料分厂维修班的工作经历,使他深谙材料生产工艺、熟悉各种材料模具结构,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技能,对于一些模具的常见故障,能够手到病除,迅速恢复生产,而且服务态度好,很受员工好评。
今年以来,分厂生产一直处于紧张突击状态,每天都是三个班轮班转,而且是多品种同时进行,模具损伤非常多,有时一上午就有四五套模具停产送修。为了争取时间,阎增国常常发挥技术专长,不等模具冷却,就开始检查、修理,对于重点品种的模具更是急事急办,一点都不耽误。像多见的型腔拉毛、型芯偏移类故障,总是随送随修,根据型腔形状修理打模头,进行型腔抛光等,然后精细测量尺寸。一口气干完一整套活后,把修好的模具还给生产人员时,模具的温度还处在浇水即生气泡的状态,节省了模具再次加温的时间,可谓争分夺秒。
阎增国平时喜爱琢磨技术问题,他常常与分厂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模具的结构和改进,WD423击针座改型后,生产急需新品验收产品,为了确保生产进度,在仔细研究新旧两种产品图后,阎增国协同技术人员提出:借用原模具结构和部件,改制、修配新型芯,变一为二,解决生产燃眉之急。分厂立即采用了这一方案,快速加工,完成看模具整修,将一套旧模具变为能干两种产品的新模具,及时实现了这一紧急生产任务。
阎增国能够立足岗位,带头参与“小改造、小革新、小建议、小设计、小发明”为主要内容的员工“金点子”创新活动,解决生产难题,推进了生产进展。为确保MP1008塑料套的生产,他和分厂塑料技师武建忠携手进行工艺设计和制作改造,在模具上加装一个可控制进行排气气阀、在机床顶出机构的推板上加装了一个推杆、在压缩空气管道的出气口加装可调气量大小的油水分离器,一举解决了薄塑料料件的退模难题,保证了产品良品率,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分厂技术人员针对塑料橡胶零件后期加工生产效率低和质量难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台综合去毛刺机。如果请外单位协作加工制造,费用高不说,工期还很长,不能迅速解决当前问题。几经研究,分厂决定因地制宜,自己动手制作这台设备。阎增国等接到任务后,发挥各自专业特长,进一步完善设计,细化控制线路和零件组装图,自制了转轴、支架、机箱等关重部件,用了不多的费用,在最短的时间里制造出了这台“土机器”,投入使用后,迅速解决了热固性塑料件毛刺的修理问题,明显提高了工效,实现了质量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阎增国就是这样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于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个个创新项目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江涛 本报记者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