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2900多个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每年平均100家企业才能引进3个专业人才。记者调查发现,前几年煤炭行情不好、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差,大中专院校招生、就业政策改革,煤炭院校压缩甚至取消煤炭类专业,煤矿人才只有消费没有培养,只有流失没有新进,近两年煤炭市场行情趋旺,煤矿开工增加,人力需求增多,以致出现了人才“断档危机”。
江西煤炭集团公司干部傅仲达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煤矿经济效益较差,各地煤矿还以各种理由推掉国家分配来的毕业生,江西很多煤矿五六年没进一个大中专毕业生。为此,煤炭院校不得不大力发展“非煤专业”。全国15所原煤炭院校有14所“摘煤帽”“脱矿衣”,改成工学院、理工大学、科技大学等等,压缩、合并、撤销地矿类专业,其煤炭类专业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德信说,1998年,15所原煤炭院校招生数为1.5万人,其中地矿类专业近2500人;到2002年,这15所院校招生人数增加了近3倍,达4.2万人,但地矿类专业人数却减少了一半多,仅1026人。这一增一减,地矿类专业学生所占比例由40%迅速下降到5%,4年间全国少培养地矿类专业人员近2万人。
即使如此,每年培养出来的煤矿专业人才也大多转向其它行业就业。在1997年以前,煤炭高校毕业生的70%、地矿类专业毕业生的90%都分配到了煤炭行业。1999年到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9所原煤炭高校共有毕业生近3.8万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仅3500多人,占比仅9%。
同时,原来在煤矿企业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也比较严重。江西省煤炭学会2001年底的一项调查表明,“八五”期间江西全省煤矿企业共有地质、机电和采矿三类技术人才1693人,到2001年底减至1221人,5年流失400多人。
“春风行动”收效为何不很理想
西安市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实施几个月来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公共职介所和农民工集中地,结果令人忧虑。
今年3月份,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有关要求,在全市开展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向社会开放了14家公共职介机构,为农民工免费服务。如今几个月过去了,不少职介机构仍然门可罗雀,每日前来登记找工作的农民工少的可怜。这与西安市东门外、朝阳门外、文艺路、张家堡每天有数百名农民工坐在路边等待就业机会形成鲜明对比。为何免费的公共职介所得不到农民工的信赖?
西安市未央区总工会职业介绍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职介所登记的用人单位,一般需要长期工,也比较正式,他们大多要求与求职者签订用工合同。然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西安市劳动市场的农民工大多是西安市附近的农民,他们只是在农闲时出门,农忙时回家务农,都是打短工。来自陕西蓝田的荣师傅告诉记者,他愿意做短工,因为这样比较自由,“农忙时可以回家”。
“大家都在这找活,习惯了!再说他们(用人单位)也不去职介所!” 在张家堡劳动市场外,等待用人单位光顾的,来自洛南县的方某说。在采访中,记者得知,有方某这种想法的农民工占调查人数的80%以上。
据悉,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西安市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100多个职业介绍所。但西安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石先生认为,建那么多的职业介绍所,并不能改变农民工的就业环境,要彻底改变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关键是想办法解决供求冲突。
■本报实习生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