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水,一个脚蹬,两管鞋油两把刷子,一张凳子,这几乎就是王俊琪鞋摊的全部家当,不用吆喝,熟客来了主动招呼老王一声“今出摊了。”生人路过西安北大街天桥旁一家小店的屋檐下,总会静静地等一会,花一元钱让老王给皮鞋美美容。墙边拐角处,一副拐杖天天目睹着老王的擦鞋生活。
王俊琪年轻时在部队服役,会开车,后来在宝鸡氮肥厂上班,又学会了一手修理摆弄电器的手艺。在宝鸡氮肥厂工作了十几年。能开车又有手艺,别人争着抢着要他,加上企业不景气,2002年,王俊琪辞去企业的工作,南下广东创业,初战告捷的喜悦还未从脸上散尽,一场意外的车祸夺去了他的右腿。“能保住命已经不错了,擦皮鞋没什么丢人的,这本身也是一种活法。”靠着一副拐杖支撑,王俊琪从宝鸡来到西安,在青年路租了一间民房,购置了简单的家当,当起擦鞋匠。
北大街口人流如织,按说应该生意兴隆,可老王从外地而来且残疾,常常躲避不及市容的驱赶。别的小商小贩一见有风吹草动,立刻做鸟兽散,老王的残疾时常让他成为“清扫”的对象。时间长了,老王学会了摸索,艰难地在市容的清理夹缝中生存,他的鞋摊颇有生命力,一些老顾客特意到他的鞋摊等他。老王和别的擦鞋点有一点不一样,擦双鞋只收一元钱,决不会再变花样搞二次收费。右腿没了,他把自己左脚上的皮鞋擦得光可照人,一来自做无声广告,二来回忆他腿脚健全时的生活。“擦双鞋一元钱,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挣几十元,遇着天气不好或市容出动,一天才挣几元钱,一月的房租要一百多元,吃饭只能拣最便宜的。”年前天降大雪没几个主顾,王俊琪回了趟宝鸡,看了看孩子,孩子上初中,正是花钱的当口。正月初二,老王急着赶回西安上班,他想在新年期间多挣点钱。他说妻子太辛苦,平时操持家里带孩子,省吃俭用,他很想将娘俩接到西安,可目前凭他一个人擦鞋根本养活不了。“出事后我就想通了,钱挣多少是个够。无论做什么,都要凭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我有一双手,我就有办法生活。”老王说他今生开车是不可能了,可惜了技术。残疾后有人曾邀请他继续从事电器行业,他婉拒了,自己行动不便,还要别人照顾,不如擦鞋自由。他想有点积蓄后自己做个买卖。老王边擦鞋边讲自己的故事,抬眼一望,等待擦鞋的人排了五六位。
■本报记者 赵阳